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阿莫克拉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7年3~6月在本中心门诊对阿莫克拉治疗无合并症淋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997年3~6月在本中心门诊确诊的48例初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6例;已婚33例,未婚15例。年龄20~45岁,平均268岁。其中43例有非婚性接触史,5例可能由配偶传染。症状和体征:潜伏期1~3天17例,4~6天18例,7~10天4例,>10天9例。42例男性患者均出现不同的尿频、尿急、尿痛及合并有尿痛流脓的症状。6例女性大多数无明显的尿道刺激症状。检查时宫颈口见到脓性分泌物。个别患者有轻度发热、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诊断:男性患者在尿道内…  相似文献   
42.
作者对24例阑尾粘液囊肿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阑尾粘液囊肿的常见临床表现有急、慢性右下腹痛(70.8%),右下腹压痛(70.8%)和腹部包块(54.2%)。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所以,术前诊断相当困难。本病在B超和CT检查上可表现为右下腹或右侧盆腔类圆形囊性肿物;X线钡灌肠检查为盲肠或回肠末端有类圆形软组织块,盲肠向外上方移位并出现弧形压迹;纤维结肠镜检查为盲肠内侧半球形隆起病变,表面光滑,粘膜正常。大多数阑尾粘液囊肿仅行阑尾切除即可,但如囊肿延及盲肠或为恶性病变时,则需行右半肠切除。  相似文献   
43.
组织块培养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但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存在病毒污染的可能,且随年龄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会出现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寻找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目的:拟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人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3/2008-05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完成。材料:脐带来自正常足月产健康婴儿,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和扩增间充质干细胞:将脐带剪碎至1mm×1mm×1mm大小组织块,置于培养瓶中,并在组织块表面覆盖载玻片防止其漂浮,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细胞贴壁后,每隔三四天更换培养基,待细胞出现集落生长达60%以上汇合后,弃组织块,消化后,按1:2~1:3的比例传代。取第7代细胞在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磷酸甘油、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与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胰岛素、吲哚美辛、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抗坏血酸、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MEM/F12培养液中诱导其成骨及成脂分化。主要观察指标:光、电镜观察获得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表型,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油红O染色鉴定细胞分化能力。结果:组织块贴壁后1周可见多数呈长梭形或扁平形的成纤维样细胞,2周后,细胞形态变为均一的纺锤形。透射电镜观察第5代和第7代细胞均为幼稚形态的细胞,细胞膜表面不光滑,核大,不规则,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胞浆少,胞浆内可见较多游离核糖体,此外还可见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显示,第3,5,7代70%以上的细胞处于G0/G1期;第3,5,7代细胞均强烈表达CD105、CD90、CD44,不表达CD34、CD31、CD45。第7代细胞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从人脐带中分离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在泌尿生殖道和咽部的生殖支原体(Mg)、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发酵支原体(Mf)、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致病范围、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对7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患者的生殖道(宫颈)及咽部分泌物作了6种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生殖道中检出阳性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23.6%(17/72)、穿通支原体12.5%(9/72)、梨支原体2.8%(2/72)、发酵支原体(0),解脲脲原体26.4%(19/72)和人型支原体8.5%(6/71)。在咽部检出阳性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24.6%(17/69)、穿通支原体14.5%(10/69)、梨支原体(0/69)、发酵支原体(0/69)、解脲脲原体2.9%(2/69)和人型支原体2.9%(2/69)。在生殖道和咽部同时检出又属同种支原体者有10例14.5%(10/69)。结论:在NGU/MPC患者中,常见解脲脲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新种穿通支原体的检出值得引起重视。患者生殖道和咽部可同时检出同种支原体,提示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不仅可通过阴-阴性交传播,也可能通过口-阴性交传播。发酵支原体可能与NGU无关。  相似文献   
45.
我院皮肤科门诊2001年1月到2004年8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性病科2004年9月到2005年1月共收治有尿道下裂的淋病患者1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451例STD患者的生殖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性传播疾病(STD)患者中感染生殖支原体(Mg)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在本所的STD门诊部收集451例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作了Mg检测。标本接种于改良的SP-4培养基作Mg分离培养,并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Mg检测,以PCR结果作为最终判断依据。患者中69例非淋病性尿道炎(NGU)病人还作了咽部拭子的Mg检测。结果证明,Mg阳性患者有67例(14.9%),其中NGU 59例(20.6%),其他STD仅8例(4.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表明Mg感染与NGU发生关系密切。尿道(宫颈)分泌物及咽拭子同时检测Mg的69例NGU病人中,7例在二部位均检出Mg,提示有口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7.
<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医学教育除了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理论外,还应加强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其内容多,知识面广,逻辑推理少,多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在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们渴望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反之,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合,则这种学习热情会随着内容的深入而逐渐被枯燥的名词术语、繁多的组织结构所磨灭,既而失[1]去学习兴趣。学生医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执行予以有条件豁免含放射源设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 分析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含放射源设备予以有条件豁免的4个条件。结果 充分发挥4条豁免条件,对含源设备有条件豁免可做出客观判断。结论 充分发挥4条可以有条件豁免的要求,可优化放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庆云县人间布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布病监测点对布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2003~2008年确诊布病病例53例,病例集中在2~5月,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1个村,因剥羊皮感染发病的占75.47%。[结论]省外疫区购入未检疫的不明原因病死羊羔为庆云县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口干、口腔黏膜炎、吞咽痛和白细胞计数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放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吞咽痛和白细胞计数放疗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干反应在放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口干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放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保证放射治疗实施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保证患者在最佳时间内坚持全程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