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目的 探讨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BPDE)对小鼠精原细胞株GC-1的细胞毒性机制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BPDE处理GC-1细胞,采用Anne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Cyt C及细胞总蛋白中caspase-9/3的活化水平,DCFH-DA探针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褪黑素预处理细胞后再进行BPDE染毒,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褪黑素对BPDE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BPDE可提高GC-1细胞凋亡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同时,BPDE可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Cyt C的释放,提高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水平,并诱导细胞中ROS水平升高.褪黑素预处理则可降低BPDE诱导的细胞凋亡,抑制Cyt C的释放及caspase-9/3的活化,并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降低细胞ROS水平.结论 BPDE可诱导小鼠精原细胞GC-1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而褪黑素在这一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提取脊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时频特征参数,确定时频域特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06年1月脊柱侧弯手术病人183例,其中皮层诱发电位168例有效(92%),女性129例,男性39例,年龄7~40岁(平均年龄16.8岁);下皮层诱发电位183例有效(100%),女性144例,男性39例,年龄7~40岁(平均年龄16.69岁)。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手术中采集的体感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处理,提取信号在时频域的三个特征参数,并与时域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谱峰功率比波幅的变异系数更小,SEP(Cz′)的谱峰时间以(41.2±4.1)ms为中心,范围是29~55ms,谱峰频率以(53.6±6.2)Hz为中心,范围是37~79Hz;SEP(Cv)的谱峰时间以(30.1±2.9)ms为中心,范围是21~39ms,谱峰频率以(81.8±4.9)Hz为中心,范围是67~111Hz。结论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获得的脊柱手术时频谱具有稳定的时频特征参数分布,为建立自动判别标准及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由于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双重角色,所以它在体内的产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NO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合成代谢、生理、病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乳痛软坚片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扭体实验、小鼠热板法实验,采用醋酸扭体及热板致痛模型,以扭体次数、痛域值为检测指标,观察乳痛软坚片的镇痛作用;通过大鼠肉芽肿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采用棉球植入诱导大鼠肉芽肿增生、角叉菜胶致炎模型,以肉芽重量、足跖肿胀度为检测指标,观察乳痛软坚片抗炎作用;通过小鼠血清溶血素实验、小鼠碳粒廓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5%氯化钠溶液鸡红细胞混悬液、小鼠尾静脉注射20%印度墨汁(0.1 mL/10 g)制造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血清溶血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为检测指标,观察乳痛软坚片的调节免疫作用。结果:扭体实验中,乳痛软坚片高剂量组小鼠扭体潜伏期长于模型组,扭体次数少于模型组(P<0.01或P<0.05);乳痛软坚片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少于模型组(P<0.05)。热板法实验中,乳痛软坚片组高、中剂量组小鼠给药后1、2、3 h痛域值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大鼠肉芽肿实验中,乳痛软坚片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肉芽质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大鼠足肿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紫菀散对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醋酸地塞米松组给予0.075 mg·kg-1醋酸地塞米松灌胃,每天1次;紫菀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6.0 g·kg-1紫菀散灌胃,每天1次;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为后期肺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肿瘤登记数据库,提取2013—2018年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用Excel 2010和SAS 9.4软件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率和0~74岁累积率等,不同性别、城乡间比较采用Z检验。采用Joinpoint 4.8.0.1软件进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粗发病率为78.15/10万,中标发病率为42.56/10万,肺癌粗死亡率为57.04/10万,中标死亡率为29.77/10万。2018年山东省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分别在80~84岁和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峰。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死亡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中标发病率为女性的1.79倍,中标死亡率为女性的2.37倍。2013—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PC=2.53%,P<0.05),而中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粗死亡率的...  相似文献   
77.
众所周知,美国市场在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不同的视角,通过近10多年来中药在美国发展中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了这些实例带来的启示,从而为中国中医药产品在拓展美国市场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8.
近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项目中,以研究中心承担主要任务,但各有侧重,可以满足转化医学研究的条件需求,也体现了NIH的先进管理理念。对糜烂性毒剂损伤和救治的研究包括损伤机制、药物研发、疗法评估等重要环节。目前在研的候选药物主要有抗炎药多西环素水凝胶、抗氧化剂(单/双硫醇、水飞蓟宾、AEOL10150)、亲核性清除剂(二硫嘌呤类和柔花酸)等。  相似文献   
79.
姜帆 《中外医疗》2014,(30):58-59
目的分析对照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A组54例患者给予经阴道手术治疗,B组54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指标,VAS、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手术费用情况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数量、住院时间以及VA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2.96%(7/54)比A组33.33%(18/54)少,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当,各具优缺点,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自身意愿自行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分析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我院需输血治疗的84例患者,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展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控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输血期间反应发生率为7.1%,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输血反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对照组患者引发的护患纠纷例数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血治疗患者,为确保输血安全性,提高输血质量,可加强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以此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