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8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1934篇
内科学   1083篇
皮肤病学   157篇
神经病学   352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512篇
综合类   3499篇
预防医学   1473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1228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26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4篇
  1964年   12篇
  1962年   13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延边地区寄生蠕虫初志(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59年至1965年间,断续地对延边地区人及44种动物寄生蠕虫作了调查。其中住延吉市肉联厂剖检的一部分家畜(牛、山羊、绵羊、驴、猪)系来自我省哲盟和白城地区。关于延边地区寄生蠕虫的调查,过去仅有几篇报导外,迄今尚无系统记载。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寄生虫病和动物源性疾病,进而继续蔓延,危害着实现四化,尤其着落在本地区的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长自山自然保护区,系属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境内繁育着闻名世界的许许多多珍禽  相似文献   
952.
<正> 自三十年代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为了分离病毒,探讨实验敏感动物和组织培养方法,花了四十年时间。陕西于1955年发现EHF,1959—1980年对EHF疫区和非发病区进行了长期研究,1973—1975年做了专题调查,随后取得了血清学调查数据,首次提出汉中县为非疫区,1976年应用非疫区原代黑线姬鼠淡色亚种(Apodemus agrarius pallidior)为实验动物来分离EHF病毒,1977年从EHF病人早期血液标本中分离到4株病毒。同时,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的要求以及全国病原研究协作会议纪  相似文献   
953.
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Painful Tonic Seizuers PTS)是多发性硬化一种独特临床表现。现将我院1957~1979年3月观察的3例报告如下。例1 女,20岁,农民。1963年9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因感冒而全身不适,头痛,继而大小便潴留,下肢麻木、无力,双手不自主抖动,右眼视物不清。检查:视力左1.0,右0.02,右眼视野向心性缩小,双眼底轻度视神经萎缩。双侧共济运动稍差,胸_(12)平面以下感觉过敏,腰穿脑脊液蛋白质55mg%。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经治好转。于10月7日出院。1个半月后又因受寒而复发再次入院。检查:视力左0.1,右眼前6cm数指,两眼底视神经萎缩,四肢肌  相似文献   
954.
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姜春华(1908~),系江苏南通籍,年逾古稀。从事中医工作五十馀载,在中医临床、教学和医史诸方面均有所建树,论著不少,誉满全国。  相似文献   
955.
1972年 Magraius 和 Espmark 报告应用免疫扩散试验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命名为“e”。以后的作者指出“e”抗原抗体(HBeAg、抗-HBe)系统,从未出现在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健康人身上,而仅存在于 HBsAg 阳性血清内。我们于1979年9月对内蒙牧区蒙古族居民 HBsAg 携带者,作了 HBeAg、抗-HBe 的检测,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6.
目的通过电生理检查,了解C7前、后股移位至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效果.临床探索健侧C7前、后股移位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手术方法. 方法 SD大鼠12只,将C7神经根游离至中干,分出前、后股处切断;将上、下干在锁骨上缘水平切断,建立全臂丛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C7前、后股近端分别与上、下干远端吻合.临床上对8例合并有膈神经、副神经损伤的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年轻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前、后股移位,取双侧腓肠神经桥接,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结果大鼠神经修复术后6周电生理检查显示,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电位.临床8例患者均Ⅰ期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3例患者在探查损伤的下干时需要牵开锁骨断端显露下干;6例患者出现健手桡侧皮肤一过性感觉过敏.患肢功能最终的恢复结果仍在随访当中. 结论大鼠C7前、后股移位至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临床上,健侧C7神经根前、后股移位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手术Ⅰ期完成并且保留了上肢所有神经功能恢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957.
中醫對黃胖病,一向雜在黄疸病一類中。不過古人也有說它與黄疸病不同的。古人見它黄而發腫,所以叫它黃胖,也叫黃腫,見它的好食易饑,腹大肢削,因而又叫它食勞疳黃,其實這個病相當於現代所說的鈎蟲病。這個病在我國農村分佈很廣,以華東華南尤其沿海各省最多,浙江以及廣東植桑區,四川等處種紅蕷的農民和焦作萍鄉等礦區,感染很盛。凡赤脚接觸染有鈎虫卵糞便的泥土時,不分性別年齡,均能感染。病狀主要爲貧  相似文献   
958.
动脉一、前人对《辨脉法》中动脉的体会动脉之名首先见于《伤寒论·辨脉法》,前人体会颇不一致.兹分别征引讨论如下:《辨脉法》第一条说:"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濇弱微弦,此名阴也."成无己注:"病邪在表则见阳脉,病邪在里则见阴脉."此条未言动脉的形象,但属于阳类,与大浮数滑并列,而成氏又认为邪在于表,则其不属于虚可知.同篇第六条说:"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相似文献   
959.
血清 HBeAg 阳性的无症状 HBV 携带母亲易于传染婴儿,许多这样的婴儿可成为持续性携带者。为了切断母-婴传播,作者进行了被动-自动联合免疫试验。本文报告对血清 HBeAg 阳性的无症状HBsAg 携带母亲所生的10名婴儿的观察结果。婴儿出生后立即取脐带血清用反向被  相似文献   
960.
<正> 一、历史据《宋史》列传,钱乙,字仲阳,郓州人(今山东东平)。三岁时,父亲出游不返,母亲亦死。姑父吕某善医,将他抚养长大。他学习了《颅囟方》(儿科专著),后来到京师为长公主女儿治病,授翰林医学,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