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后内角松解在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获得完整资料的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184例217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年观察畸形矫正情况及HSS评分.结果 184例获随访平均37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膝外翻角度、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后内侧结构功能不稳.结论 在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膝关节后内角松解,膝关节畸形矫正满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我科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55例体外循环术后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除一例再次开胸止血外,其余均在24小时内症状改善,顺利转出ICU.结论 通过细心地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溶液、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和对照组48例(地塞米松静脉滴洼)。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咳嗽、喘憋、哮鸣音、肺部湿哕音等)消失时间及住院日。结果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避免全身使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入院诊断、合并内科疾病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共收集54例死亡患者,男性26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82.3岁。57.4%的死亡患者因髋部骨折入院。合并内科疾病最常见的为高血压,占44.4%。同时患有≥3种疾病的患者占48.1%。肺部感染是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占70.3%。结论骨科老年住院死亡患者中以髋部骨折最常见,多数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正>脑卒中(stroke)是脑局部血液循环急性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目前认为年龄45岁人群发生的脑卒中为青年脑卒中[1,2],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3]。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4],其他常见危险因素还有性别,遗传因素,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粘稠度,心脏病,口服避孕药,血液粘稠度,睡眠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痹祺胶囊对骨关节炎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3组: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30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24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痹祺胶囊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IL-1、MMP-3、TIMP-1、COMP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血清IL-1、MMP-3、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均0.05);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血清TIMP-1水平及RBC-C3bRR均显著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RBC-ICR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而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0.05),RBC-ICR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IL-1、MMP-3、COMP下降及TIMP-1上升程度最大,其次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最后为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证型的骨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程度不同,其随着病变的加重而逐渐下降;痹祺胶囊适用于任何一型骨关节炎患者,尤其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治疗效果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清IL-1、MMP-3、COMP水平,提高TIMP-1水平,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在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中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导尿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80例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对尿道口及尿道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及润滑后导尿.结果 观察组导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导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导尿成功率高,导尿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8.
带蒂腓骨移位修复胫骨股骨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总结修复胫骨上段,中段及股骨下段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自1974年5月 ̄1997年8月应用四种带蒂腓骨局部移位术修复胫骨,股骨头段骨缺损25例,其中胫骨上端良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带蒂腓骨移位,膝关节融合9例,胫骨干良性长段骨肿瘤或瘤样病变者,截除后带肌蒂腓骨移位,行胫腓骨融合术9例,胫骨中下段广泛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截除后血管蒂腓骨向远端内侧移位,胫腓骨融合2例,股骨下端良性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59.
MDS转归白血病的临床与形态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异常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无效性血细胞生成;有病态造血,容易向白血病转化等特点。我们观察了近年来确诊的MDS84例,其中12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占MDS的14.28%。对12例患者转归AL的临床及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 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病研究室接FAB方案确诊的MDS84例,其中RA11例,RAS5例,RAEB48例,RAEB-T20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1.5~71岁,平均35…  相似文献   
60.
脊髓损伤大鼠胫骨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大鼠胫骨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骨痂量的改变。方法 将10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T10-11脊髓横断+右胫骨骨折组和单纯右胫骨骨折组各50只。术后3、7、14、21、28d分批处死,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摄右胫骨X线片行骨痂评分,骨痂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脊髓缶伤组3、7d,ALP均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