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氧气对地球的生命至关重要。人类通过呼吸所获得的氧气在线粒体内被消耗,主要用于氧化磷酸化产生能 量。氧气过少或过多都容易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氧气过少时,可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出现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 死亡;氧气过多时,机体不能消耗多余的氧气,使细胞处于高氧状态,导致大量的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产生,进 一步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氧化损伤导致氧毒性。虽然人体有多种氧感应机制防止器官和细胞遭受低氧和高氧诱导的 氧化应激,但在给氧治疗中,尤其是老年人吸氧过程中,连续实时的个体化监测与指导仍尤为重要,应尽量在避免或减少 氧毒性的同时纠正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42.
远端器官缺血性预处理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正远  Willem Flameng 《心脏杂志》2001,13(5):363-365,368
目的 :观察远端器官缺血性预处理 (RPC)对非缺血心脏功能的影响 ,初步探讨 RPC的作用机制。方法 :19只成年绵羊麻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n=9)及 RPC组 (n=10 )。测定基础状态 (BS1 )各参数后 ,RPC组动物经历 3次左侧股动脉阻断 5 min及再灌注 5 m in,第三次再灌注后 10 min测 RPC后 (BS2 )各参数。对照组动物不阻断股动脉 ,但于相应时间测定 BS1 及 BS2 各参数。结果 :对照组 BS1 及 BS2 各参数无显著变化。 RPC显著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 (SVR)及冠脉循环阻力 (CVR) (P<0 .0 5 ) ;轻度增加心排出量及冠脉血流量 (P>0 .0 5 )。但RPC对心率、左房压、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及每搏作功无显著影响。 BS2 时 RPC组左室收缩末期压 (L VESP)、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 dp/ dtmax)、动脉有效弹回性 (Effective arterial elastance,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心脏收缩及舒张期左室容积下降及增加最大速率 (± dv/ dtmax)无显著变化。结论 :远端器官缺血性预处理降低动脉有效弹性及循环阻力、减弱心脏收缩性的同时 ,并不减弱反而轻度增强心脏泵血功能 ,提高了心肌收缩效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PGI2)变化的影响。方法:2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麻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n=10)及丹参组(Ⅱ组,n=10)。Ⅱ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及复温后心脏复跳前分别静注复方丹参200mg/kg,I组给予等容量复方乳酸钠。于手术开始前(T0)、心肌缺血前(T1)、心肌缺血30分钟(T2)、再灌注后10分钟(T3)和30分钟(T4)、停CPB30分钟(T5)及再灌注后24小时(T6)抽中心静脉血测丙二醛(MDA)及前列环素。结果:I组血清MDA于CPB后逐渐升高,再灌注后迅速增加,于T4、T5、T6显著高于其T2时值(P<0.05或P<0.01)。Ⅱ组再灌注后未出现显著的血清MDA升高,且缺血及再灌注后各时期Ⅱ组MDA均显著低于I组(P<0.05)。CPB后再组前列环素均显著上升,而再灌注后迅速下降,但T2及T6时Ⅱ组前列环素均显著低于I组(P<0.01,P<0.05)。术后Ⅱ组心功能的恢复优于I组。结论:复方丹参能显著降低心脏缺血及再灌注期脂质过氧化程度,抑制缺血期前列环素的急剧增加,促进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探讨糖尿病早期心脏抗氧化能力及心功能改变与氧自由基所致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Wistar鼠16只,体重(25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n=8)及糖尿病组(n=8)。糖尿病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观察心脏功能、心肌总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产物15-F2t-Isoprostane变化及血清总抗氧化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周糖尿病鼠血清及心脏15-F2t-Isoprostane浓度无差异,但糖尿病鼠心脏组织在抗氧化剂t-butylhydroperoxide(t-BHP)刺激下,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产物显著增强,反映心脏抗氧化能力降低,同时伴有心脏射血分数的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鼠早期心脏抗氧化能力及心功能的减退早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增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白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脏抗氧化状态及NADPH氧化酶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240-26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糖尿病LY333531治疗组(LY).4周后试剂盒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中的15-F2t-Isoprostane与总抗氧化浓度...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STAT3表达的变化及异丙酚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1对照组(C组);2高糖组(HG组);3异丙酚组(P组);4异丙酚+STAT3-siRNA(SP)组;5STAT3-siRNA对照组。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变化。用DHE检测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细胞中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STAT3表达显著降低,SOD显著下降,ROS和MDA含量明显增高;与高糖组比较,异丙酚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而p-STAT3表达显著增高,SOD显著上升,ROS和MDA含量明显下降(均P0.05);给予STAT3-siRNA后异丙酚的保护作用减弱(均P0.05)。结论 50μmol/L浓度的异丙酚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沉默STAT3后其作用明显减弱。STAT3的活化可能参与了异丙酚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