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夏星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39-234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将6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209.4±45.1)mL,(8.1±2.5)d,1例,均低于对照组的(426.3±60.4)mL,(22.1±7.3)d,4例(t=6.330、8.071,χ2=4.28,P<0.05或P<0.01),两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降低血β-HCG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拟行单侧CE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将0.5 mg/kg依达拉奉溶入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100 ml.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苏醒时间和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后10 min(T1)、开放颈动脉后10 min(T2)、2 h(T3)、24 h(T4)、72 h(T5)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2组内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点[观察组S-100β:(1.03±0.32)、(1.70±0.69)、(0.69±0.23)μg/L比(0.35±0.06) μg/L,NSE:(11.0±2.3)、(12.8±3.0)、(9.6±1.0) μg/L比(8.2±1.6)μg/L;对照组S-100β:(1.28±0.30)、(2.22±0.65)、(0.85±0.28) μg/L比(0.33±0.07) μg/L,NSE:(12.3±2.5)、(14.8±3.0)、(10.2±1.2) μg,/L比(8.5±1.4) μg/L,均P<0.05].观察组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S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47) min比(94±74)min,(27±8)h比(28±9)h,均P>0.05].2组患者术后3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观察组:(25.7±2.3)分比(26.3±2.5)分;对照组:(24.7±3.1)分比(26.4±2.7)分,P<0.05].观察组有3例(10.0%)可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照组有9例(30.0%),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CEA术中及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脑损伤,改善术后患者MMSE评分,降低POCD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金花茶叶的降血糖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调节血糖作用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金花茶叶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静脉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金花茶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7,14,21,28天测定空腹血糖,并于末次空腹血糖测定后给所有动物灌胃6 g/kg葡萄糖溶液,测定灌胃30 min、60 min及120 min后的血糖值,考察动物糖耐量水平.结果 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106.7 g生药/kg体质量.金花茶叶提取物给药1周后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P< 0.001),但仅高剂量组的降糖作用能持续出现,至给药第4周高剂量和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5).在糖耐量实验中,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P<0.001),在餐后120 min将血糖降低至接近餐前水平.结论 金花茶叶提取物毒性较低,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有可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用于辅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考察罗汉果甜苷在PC12细胞中对外源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考察0.01 ~ 100μg/ml罗汉果甜苷对正常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在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考察0.01 ~ 10 μg/ml的罗汉果甜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对细胞活力的考察选择罗汉果甜苷合适的实验剂量,测定罗汉果甜苷0.1及1μg/ml对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过氧化氢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罗汉果甜苷在1 ~ 10 μg/ml浓度能提高正常PC12细胞活力,在0.1~ 10 μg/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H2O2刺激的PC12细胞活力(P<0.01).0.1及1μg/ml两个剂量的罗汉果甜苷均能显著提高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SOD活力(P<0.001)和GSH-Px活力(P <0.001),并减少MDA生成(P<0.05).结论 罗汉果甜苷能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PC12细胞活力下降,并能增强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5.
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每3 d接受一次背部sc 40%CCl4花生油(首次5 mL·kg-1,其余为3 mL·kg-1),连续8周引发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三叶香茶菜提取物20,40,80 g·kg-1灌胃。给药8周后取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roeollagen type Ⅲ,PCIII)、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 oproteinase-2,MMP-2)及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Masson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肝脏胶原纤维生成。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HA,PCIII,TGF-1及TIMP-1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且MMP-2浓度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TIMP-1的含量,提高MMP-2含量(P<0.01);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水平(P<0.01)。三叶香茶菜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含量(P<0.05);并有降低血清TIMP-1及肝组织TGF-β1水平,提高MMP-2含量的趋势。结论: 三叶香茶菜能有效减轻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水平,控制肝星状细胞释放TIMP-1及MMP-2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在抑郁症动物模型上分析姜黄素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其效应特征。方法:在强迫游泳 (FST)小鼠上分别单次和重复灌胃给予 2.5, 5 和 10 mg?kg-1姜黄素。分别测定脑区单胺氧化酶 A(MAO-A)活性及动物行为。采用 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姜黄素水平。利用兼有滞后时间的二房室模型分析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结果:口服给予姜黄素,血药浓度峰值分别出现给药 0.75 h (单次)和 2.75-3 h (重复)后,其检测限大约在 6 h (单次)和 14 h (重复)内。毫微克级姜黄素血药浓度状态下,可呈现出 FST 小鼠 MAO-A 的抑制活性及行为的改善作用。姜黄素对 FST 小鼠攀爬、游泳、不动等异常行为的逆转作用分别在口服给药 1-2 h (单次)和 3-4 h (重复) 后达到最大效应,这与其抑制前额叶皮层和海马 MAO-A 活性的时效一致。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可能不直接产生改善抑郁行为作用,其效应也可能不依赖于其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系统评价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起止时间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隔物灸与中药或西药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9个研究,合计657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隔物灸法在有效率[RR=1.23,95%CI(1.15,1.33)]上优于中西药物对照组。结论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常规中西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38.
壮族习用药材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 (Bl.) DC.的干燥全草,其与传统中药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种属上相近,但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滇桂艾纳香在广西民间主要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等症,艾纳香则主要用于抗炎、抗菌,二者均含黄酮类、甾醇类化合物,而滇桂艾纳香中还含多糖类及水溶性活性成分,艾纳香则主要含挥发油类活性成分。为梳理滇桂艾纳香的独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特性,尤其是阐明其与中药艾纳香的具体区别,文章对近年来围绕滇桂艾纳香及重要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毒性以及对细胞增殖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以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干预HSC-T6,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对HSC-T6的细胞毒性;MTT法检测其对HSC-T6生长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HSC-T6中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结果 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对HSC-T6无特异毒性,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体积分数为20%、10%时可显著抑制HSC-T6的增殖(P<0.05、0.01),并对Col-Ⅰ、TGF-β1及TIMP-1mRNA表达均表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结论 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无特异毒性,对HSC-T6细胞增殖、Col-Ⅰ有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是造成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直接原因。线粒体自噬是清除受损线粒体,保护神经细胞的重要方式。人参皂苷Rg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防治AD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人参皂苷Rg1减轻Aβ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尚未阐明。为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影响自噬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该文利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运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氯喹验证Rg1的神经保护作用与自噬的相关性。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增强Aβ损伤PC12细胞的活力,并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减轻Aβ引起的线粒体损伤,这种保护效果能被自噬抑制剂氯喹阻断;人参皂苷Rg1还能增加LC3Ⅱ/Ⅰ蛋白比例并促进p62蛋白消耗,同时增加PINK1及parkin蛋白,减少线粒体自噬接头蛋白OPTN的数量,表现出增强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的作用。在运用PINK1 shRNA减低线粒体自噬调控位点PINK1的表达后,人参皂苷Rg1不能再增加PINK1及其下游parkin的表达,并且不能显著影响线粒体自噬接头蛋白NDP52的数量,但其增强自噬的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仍能够显著增加LC3Ⅱ/Ⅰ比例,并且促进OPTN的消耗。该文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能促进Aβ损伤的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此外还可能通过促进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线粒体受到的损伤,这可能是其改善Aβ造成的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