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自 1996年以来 ,作者采用颈椎机械牵引加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7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中男 6 1例 ,女 15例 ;年龄 35~ 75岁 ;病程最短6天 ,最长 14年 ;颈椎椎体后缘及Luschka关节、上下关节突骨质增生 5 8例 ,颈椎骨质增生合并颈椎间盘突出 14例 ,单纯颈椎间盘突出 4例 ;病变部位C5~ 6节段 6 0例 ,C6~ 7节段 13例 ,C4~ 5节段 3例。2 治疗方法2 .1 机械牵引 采用青岛无线电器厂生产的JQ I/RZQ牵引床牵引。患者俯卧 ,双肩顶住肩托 ,颈椎牵引套固定下颌及枕后 ,牵引间距 5~ 9…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CK)、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雄激素受体(AR)、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SDC好发于腮腺,术前多有面瘫表现,复发3例。计算机断层扫描示界限不清,可伴有类结晶形成。VEGF、CK、GCDFP-15及C-erBb-2均呈阳性表达,多数病例AR呈阳性表达。结论SDC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的涎腺肿瘤,类似乳腺导管癌。GCDFP-15、AR及C-erBb-2对SDC的病理学诊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唐菲  王卫红  许彪  施延安  朱瑾  夏斌 《口腔医学》2015,35(5):395-398
本文通过对经诊治的1例左侧舌下腺舌神经鞘瘤患者进行临床病例报告及分析。发现对于神经鞘瘤这种生长缓慢、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沿包膜外完整切除,术后3个月复诊创口愈合良好,舌感觉及运动无异常,未见复发。所以在对于舌下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时,舌神经鞘瘤应予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4.
总结54例口服味达唑仑镇静下行口腔治疗患儿的护理,对治疗前的护理准备、治疗中的护理、治疗后的观察及出院指导进行详细介绍.52例患儿顺利完成了预定的治疗,2例因镇静效果不理想改行全身麻醉下治疗.认为儿童口服咪达唑仑镇静可减轻或消除其对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从而使口腔治疗顺利进行,而细致的护理配合是缩短治疗时间、保证患儿安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5.
口服咪唑安定镇静术在儿童口腔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门诊对儿童实施口服咪唑安定镇静术下的口腔治疗,观察镇静效果,并对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在门诊常规条件下进行治疗时按Venham行为表现分类属于极不配合或无有效交流的23名4~14岁身体健康的儿童(ASA Ⅰ)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45人次的口服咪唑安定(0.15~0.70 mg/kg)镇静下治疗。每次镇静治疗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镇静和行为分度,治疗结束时记录患者及其家长对镇静方式的满意度和接受度。结果:23人中男孩为19人,女孩4人,平均年龄6.2岁。在所有的45人次治疗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施治医师对其中40人次的镇静效果满意并完成了预定的治疗,3名儿童的镇静效果不理想转为全身麻醉下治疗,只有2名儿童的家长对再次镇静下治疗提出异议。7名按期复查的儿童中有6名能接受常规条件下的口腔诊疗。结论:儿童口腔治疗时口服镇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一部分常规治疗有困难的病例顺利接受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全麻)下牙齿治疗前后短期内儿童智力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4.0~6.5岁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的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患者32例,使用七氟醚、笑气、丙泊酚对患者进行全麻,按诊疗操作常规在全麻下完成牙齿治疗。在全麻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2周左右分别使用中国 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城市版)对其进行智力测评。结果:最终完成术前和术后智力测验的患者28人,麻醉时间为(163.4±32.6) min,治疗牙数为(12.1±2.3)颗,其全麻治疗术后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为128.46±10.85,显著高于术前总智商124.64±11.46(P=0.017),总智商增加主要来源于操作智商的增加,操作智商术前为125.14±11.73,术后为129.68±10.33 (P=0.007);而语言智商变化不明显,术前119.68±11.74,术后为 120.21±15.61(P=0.854)。结论:使用七氟醚、笑气、丙泊酚对4.0~6.5岁儿童所进行的2~4 h的全麻下牙齿治疗在短期内儿童的韦氏智力量表评分没有下降,而术后儿童智商的增加可以用记忆效应解释。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97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97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8例(肾切除术6例,肾修补术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8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肾损伤诊断主要依靠外伤史、临床表现、尿检,特别是B超及CT检查。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治疗时,尽可能保留肾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进行我国儿童口腔科医师临床诊疗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今后学科发展改善基础及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第五届全国儿童口腔医学会议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139份有效回卷。结果 无痛治疗(27.3%)、冠髓切断术(21.6%)、橡皮障的应用(1.4%)、氟化物的使用、咬合诱导等工作开展情况还有待加强。而根管治疗、窝沟封闭的应用情况比较好。结论 目前在我国儿童口腔医学临床中已开展了各项必要的诊疗工作,但还有必要加强基础及继续教育以使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9.
儿童口腔科医师实施行为管理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儿童口腔科医师在门诊工作中与行为管理有关的工作内容及医生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参加第五届全国儿童口腔医学会议的139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医生更倾向于进行母子分离、过去一个月内44.6%的医生接诊过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获得了具体各种行为管理方法应用情况的资料。另外51.5%的医生感觉门诊工作有比较大的压力。结论 目前儿童口腔医生在镇静全麻等特定方法的应用上还有待加强,工作压力所可能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有特异、高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很有潜力。有一些类别在临床试验评价阶段取得了积极结果,其中C7E3已被联邦食品药品管理署批准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