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限性水肿反应性疾病。腹型荨麻疹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时消化道症状突出,颇似急腹症,较易引起误诊。腹型荨麻疹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者更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腹型荨麻疹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MG)正常发育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 最易受损阶段的发育,探讨宫内感染早产鼠MG依赖的OPCs损伤机制。方法:①观察正常C57B/L鼠不同胎龄(孕10、15 d )和生后(0、5、10 d)MG和OPCs在脑白质的发育分布情况,明确两者在发育和分布上的关联。②建立脂多糖(LPS)宫内感染新生鼠模型(宫内分别接种LPS 5、10和20 μg·mL-1为感染A~C组),以PBS溶液接种为对照组。以Tomato lectin作为静息状态MG标志,CD68作为活化MG的特殊抗体,O4+作为OPCs抗体,抗体浮片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分析。③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室周围白质组织Toll样受体-4 (TLR-4)蛋白表达。④ 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MG活化后IL-2、TNF-α和SOD水平变化。结果:①MG在孕10 d胎鼠Tomato lectin表达低下,孕15 d胎鼠表达显著增高,MG主要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区域,灰质皮质几乎不表达。出生后,脑室周围白质区域MG的表达有所下降,灰质皮质的表达逐渐增高。②感染A~C组CD68+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感染C组与B组CD68+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感染A~C组均可见O4+细胞数量显著性下降(P<0.01),其中以感染C组下降最为明显。③对照组未检测到TLR-4蛋白表达, 感染A~C组均可见LPS剂量依赖的TLR-4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接种LPS剂量增大,IL-2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呈显著增加趋势, SOD水平较对照组呈显著降低趋势。结论:新生鼠发育依赖的MG在脑白质受损区域过度表达,表明活化MG起到本底激活效应,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3.
C形臂X线投影图像3D建模是指以C形臂获取的X线2D投影图像为基础,实现骨骼3D模型的术中重建。与单纯的2D切片图像或投影图像相比,3D重建模型不仅含有更为丰富的骨骼外部形状等解剖结构信息,而且还可包含骨密度及强度等骨骼内部多元有用信息。该技术在骨组织活检、椎弓根螺钉植入、髓内钉固定、及手足骨折修复等手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形臂X线投影图像3D建模技术的研究意义、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可分别沿两条主线研究基于普通C形臂2D投影图像的人体骨骼3D解剖模型构建:一、以C形臂按指定角度间隔获取的密集2D投影图像为基础,采用有限角锥束X射线投影合成方法进行3D重建;二、以C形臂在正位、侧位等姿态下获取的少量2D投影图像为基础,采用基于统计可变模型的非刚性配准方法进行3D重建。对每条主线都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4.
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依据,结合作者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实践,对临床上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上,采用预防性抗生素的疗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这类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对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主张在调查研究国内外现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认真研究抗生素的正确指征和准确范围,以纠正对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35.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是常用的抗癫痫药,也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疼痛综合征、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方面〔1-2〕。卡马西平主要抑制脑内Na+通道及Ca2+通道,使神经传导减慢,起到抑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基于脉息比值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不同亚组的临床结局,为探索AP的临床亚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炎中心临床数据库中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的1 636例AP患者,根据脉息比值将患者分为少气(<4)组350例、平人(4~5)组1 054例和脉躁(>5)组232例,比较不同亚组的临床结局。结果:脉躁组的局部并发症、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感染性坏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高于少气组和平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脉躁组的循环衰竭发生率和有创机械通气支持率高于平人组(P <0.05);需要正性肌力药、感染性坏死发生率和手术率显著高于少气组与平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平人组相比,AP患者中脉躁组发生局部并发症(OR=2.35,95%CI=1.76~3.14,P <0.001)、急性胰周液体积聚(OR=2.29,95%CI=1.71~3.06,P <0.001)、急性坏死性积聚(OR=1.82,95%CI=1.22~2.71,P=0.0...  相似文献   
38.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庆  蒋俊明 《四川中医》2000,18(6):14-16
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别针对急性胰腺炎的“血瘀”证候和“里热”证候而设。两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已有二十多年时间,二者联合其他治法如通里攻下法、益气救阴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的突出疗效,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1]。针对二者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近年来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现将主要结果综述如下。1活血化瘀法1.1增强肠壁和腹腔脏器血供,改善微循环南开医院在早期研究中,应用活血化瘀汤(丹参、赤芍、当归、红花、丹皮、元胡)注入狗在体游离肠袢内,用药后用转子…  相似文献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5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中医科于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5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52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2例均符合SAP诊断〔1〕,ARDS诊断符合1 988年广州ARDS专题讨论会修改的标准〔2〕。其中男4 0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5岁 ,中位年龄 4 3岁 ;并发休克 1 1例 ,急性心衰 7例 ,消化道出血 4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6例。2 治疗方法2 1 基础治疗 包括禁食 ,胃肠减压 ,吸氧 ,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 ,抗感染 ,早期采用激素治疗 ,对难以纠正…  相似文献   
40.
CD4、CD8、CD95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CD4+T、CD8+T、CD95+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AP患者,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外周CD4+T、CD8+T、CD95+T的水平.结果①CD4+T、CD4+T/CD8+T于早期降低明显,肝脾湿热(GRSR)组、脾胃实热(PWSR)组更为显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恢复.②CD8+T在各组患者中均无明显变化.③CD95+T肝脾气滞(GPQZ)组、GPSR组各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P<0.05);PWSR组早期无变化,第四天后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前者.结论①AP患者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GPSR组和PWSR组更明显.②CD95与病情轻重成反变关系.③热毒内盛可能使机体CD95功能减弱或表达降低,机体出现明显的SIRS过程,益活清下(YHQX)法使其表达升高而下调免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