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PRmax)与RR间期比值(PRmax/RR)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者12例、无跳跃现象者8例)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为1.12±0.12和0.4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VRT组为0.52±0.16和0.51±0.1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前,AVNRT组PRmax/RR与AVR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0.12vs0.52±0.16,P<0.01)。PRmax/RR>1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1%。提示PRmax/RR>1在消融前可用来鉴别AVNRT与AVRT;对无房室结前传跳跃的AVNRT,消融后PRmax/RR<1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
对房间隔穿例行射频消融(RF)的39例预激综合征及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的6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风心二狭)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观察上述方法对房间隔完整性的影响。结果:预激综合征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房间隔缺损;风心二狭患者术后检出房间隔缺损(房缺)12例,发生率为18.5%,缺口的直径为2.6~5.1mm。认为:①房间隔穿刺行RF对房间隔的完整性无影响,安全可靠;②PBMV可导致一定比例的房缺,但缺口直径小,分流量少,不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3.
在7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成功射频消融中,使用温度监测控制,发现消融时电极一组织界面温度迅速升高,经过一定时间达到两种稳定的温度状态。即48℃左右(48.7±2.0℃)和70℃左右(66.0±4.8℃).其输出功率分别为48W和22±10.3(15~35)W(P<0.001)。无论输出功率多少,用7Fr可控大头导管电极,在放电开始后约4s,局部温度可达48℃,而达设定温度(70℃)需10s左右,通过温度监测控制提示:放电5~10s消融不成功,应重新进行标测。此结论与临床观察相吻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研究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 (SR)后即刻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的 118例SR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TIMI 2级血流患者 36例中 2 4例施行了即刻PTCA ,12例在梗死后 7~ 14d施行了择期PTCA ;TIMI 3级血流患者82例 ,其中 4 5例施行了即刻PTCA ,37例施行了择期PTCA。结果 发病 2周后 ,TIMI 2级血流两组的死亡率、再梗死率以及TIMI 3级血流两组的死亡率、再梗死率、复发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TIMI 2级血流择期PTCA组的复发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即刻PTCA组 (1 2 4vs 4 12 ,P =0 0 34)。此外 ,择期PTCA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应用显著多于即刻PTCA组 (4 2 4vs 11 12 ,3 4 5vs34 37,P <0 0 0 1)。 6个月随访时 ,TIMI 2级血流择期PTCA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即刻PTCA组有增高的趋势 (1 2 4vs 3 12 ,P =0 0 98) ,而且择期PTC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即刻PTCA组[(6 1 4± 6 3) %vs(4 3 8± 5 4 ) % ,P =0 0 3]。结论 发生SR的患者进行即刻PTCA的临床结果优于择期PTCA ,同时可以降低住院总费用 ,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5.
视乳头变白是诊断视神经萎缩的主要体征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应多方面综合评定,例如:视乳头的位置、形态、边界、凹陷、色调及全身和眼病史等等,特别是视功能的检查,包括视野检查和视觉诱发电位和屈光检查更为重要,否则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36.
冠心病(CA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CAD的发病机制显著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够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CA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肠道菌群与CAD发病相关机制研究进展的阐述,为CAD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需要提出的是 ,判断室速消融成功的标准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同 ,仅靠术后能否诱发来判断。因为室速的诱发在不同的时间及条件下变异性较大 ,此标准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客观性 ,判断标准的客观性差至少是室速消融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本组总结 5年来经射频消融临床成功并得到随访资料的 132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消融资料及随访资料 ,分析经靶点刺激诱发程序在减少复发率方面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患者资料来自于 1994~ 2 0 0 1年 ,特发性室速…  相似文献   
38.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早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24 h心电稳定性的影响,对发病≤6 h并接受P-PTCA治疗的22例AMI患者(P-PTCA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持续观察其24 h QT间期值(QT)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指标变化,并与15例梗死相关动脉(IRA)未通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①P-PTCA组的QT 24 h内逐渐延长,其最小值(术前1 h,346±16 ms)与最大值(术后第23小时,391±16 ms)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类同。②P-PTCA术前的心率校正QT(QTc)为388±15 ms,于术后开始迅速显著延长,至第2小时达高值(428±17 ms)后轻度缩短,然后又有逐渐延长趋势;对照组的QTc变化趋势与QT基本相同。③室性异位激动于P-PTCA第1小时(531±480次)较术前(185±120次)即迅速增加,主要见于术后的3 h内;对照组的室性异位激动在24 h内散在出现。提示AMI患者于P-PTCA早期心电不稳定性增加,此为IRA开通和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强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segment elevation resolution,STR)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评价超重/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患者,分析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和MBG,并进行临床随诊。结果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组、肥胖组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多于体重正常组(MBG0/1级三组分别为44.6%、64.3%和30.6%,MBG2/3级三组分别为55.4%、35.7%和69.4%,P=0.027),超重组、肥胖组ST段回落不全也多于体重正常组(STR<50%三组分别为39.3%、57.1%和22.2%,STR≥50%三组分别为60.7%、42.9%和77.8%,P=0.017)。但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为16.1%、17.8%和16.7%,P=0.978)。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预测价值[RR2.46(95%可信区间0.64~6.57),P=0.128]。结论在成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超重或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微循环的障碍,但随诊期间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0.
长时间的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可引起心室收缩不同步,可能导致左心室(LV)功能障碍,需要考虑心室起搏的替代部位。理论上右室间隔起搏(RVSP)是一种接近生理性的起搏,成为研究心室替代起搏的热点。RVSP导线常规定位是通过透视和心电图的特征图形来确认的。然而,最近的几项研究认为上述定位方法是不充分的。因此,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确认心室间隔起搏导线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