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制的机制,包括多元化导师组的实施,跨学科导师组制度在肾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浅析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82例,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检验确诊为中心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CT诊断方法,研究组使用CT诊断以及MRI补充诊断方法。诊断结束后,记录患者处于TNM分期的人数及其检出率、诊断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研究组的TNM分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中,使用CT诊断并使用MRI补充诊断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唐莎  王莉  何婷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6):549-549
<正>采集末梢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患者体型、年龄的不同,对采血针的针刺深度要求也不同,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设定针刺深度的末梢采血器,应用后取得良好反响。现报道如下。1基本结构可设定针刺深度的末梢采血器(图1)包括壳体、前端平台、针座控制钩、导向套、针座和采血针。壳体为整个装置的外壳,内置针座,针座前端夹有采血针,侧面设有限位凸台与针座控制钩,针座后端设有激发弹簧。壳体的前端开口,设有出针孔,内设有  相似文献   
34.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适应这一转变,护理工作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5.
唐莎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02-103
目的针对鼻咽癌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先进技术,探讨其治疗时的摆位及护理配合,保证放疗质量。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经病理或MRI证实为鼻咽癌且无远处转移的24例患者执行全程实行调强放射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精确的摆位和细致周到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全部完成全程治疗计划,治疗结束3周后复查肿瘤明显缩小,有效率达100%。1例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完成治疗计划,5例有口干感觉,无1例发生口腔溃疡。结论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了患者的疑虑主动配合治疗;精确的定位和治疗摆位保证了治疗区域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最大限度地把剂量集中在靶区内,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能使靶区周围的重要器官少受照射,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中药小剂量滴注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宫颈癌根性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就诊序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输液+口服用药治疗,观察组选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同时以红藤汤100ml+地塞米松5mg+蒙脱石(思密达)3g,温度保持37—40℃,用一次性灌肠器于每晚睡前行保留灌肠。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达78.2%,对照组为61.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直肠炎加用中药小剂量滴注保留灌肠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得分(15.10±2.30),总生存质量得分(13.38±2.91),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心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中妊娠期不同程度缺氧对胎羊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平原环境的妊娠期绵羊,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平原对照组(8只)、轻度低氧组(8只)和重度低氧组(8只),应用人工实验舱模拟高海拔环境,制作不同程度缺氧的妊娠期动物模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胎羊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的病理超微结构的改变,Masson染色评价胎羊心肌纤维化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MMP-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轻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心肌组织排列出现不同程度紊乱,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和混乱,其中重度低氧组可见部分肌纤维断裂重新分布,出现"巨线粒体";Masson染色显示,轻度低氧组(2. 165%±0. 028%)和重度低氧组(4. 612%±0. 035%)纤原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且重度低氧组高于轻度低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轻度低氧组(5. 87%±1. 32%)和重度低氧组(4. 83%±0. 59%)的MMP-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重度低氧组低于轻度低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原海拔升高缺氧加剧可能通过下调MMP-8蛋白表达对胎羊心肌组织及线粒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39.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临床能力训练,创新能力是核心内容.通过“三基”训练奠定创新基石,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及PBL教学激发创新思维,进一步通过临床荟萃分析、文献查阅及课题小设计实现思维创新;践行导师组制度辅导模式,加强第三方评估进行客观评价,初步建立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正五聚素蛋白3(PTX3)在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及释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PTX3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olymorphprepTM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健康志愿者和AAV患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通过健康人血清、AAV患者血清、TNF-α和溶酶体膜蛋白2(LAMP-2)抗体分别刺激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PTX3水平,免疫荧光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可溶性识别受体PTX3 的表达。结果:LAMP-2抗体及AAV患者血清均能促进中性粒细胞PTX3的释放。与正常中性粒细胞对照组相比,LAMP-2抗体刺激组中性粒细胞上清PTX3水平明显升高(P<0.01); AAV患者血清刺激组中性粒细胞中PTX3表达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用健康人血清刺激的对照组(P<0.01),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PTX3由中性粒细胞通过NETs形成释放。结论:PTX3可由ANCA诱导的NETs释放至胞外,参与血管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