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唐莎  穆玉明 《医学综述》2015,(2):296-298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经成为治疗内科难治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力衰竭的一种方法,其改善了房室、室间和室内的同步性。超声心动图(UCG)在CRT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准确评估心脏机械不同步运动的部位、范围及程度。UCG在CRT术前病例筛查、选择、预测,术后疗效评估、随访观察及动态优化程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就UCG在慢性心力衰竭CRT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血流E/A比值与左心房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1 082(男549,女533)例,根据E/A>1和E/A<1分为两组,又将两组分别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测量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结果 ①E/A>1组和E/A<1组 LADi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E/A>1组LVMI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E/A<1组LVMI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②青年组中E/A比值与LVMI呈负相关(r=-0.377),老年组中E/A比值与LADi呈正相关(r=0.243)。结论 伴随年龄的增大E/A比值的改变在青年组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在老年组与心房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黏附功能及其DNA的羟甲基化水平,并探讨DNA羟甲基化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EPCs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和30例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症患者(糖尿病组)的外周血单个...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优势。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对左心结构和二尖瓣环运动的影响。 方法:纳入37例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0-60岁,根据缺损大小及边缘硬度选择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分别于封堵前1d、封堵后1个月、封堵后3个月行常规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与结论:选入的37例患者中,有4例因获得的三维超声图像质量欠佳未列入统计,最终33例获得满意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并进入分析结果,33例术后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封堵后1,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均较封堵前增加(P<0.05),且封堵后3个月效果更显著(P<0.05);3个时间点二尖瓣环位移、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无差异。封堵器型号与左心房容积变化率、左心室容积变化率呈正相关,心内膜垫残端与二尖瓣环位移无相关性。表明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可增加左心房、左心室容量,对二尖瓣瓣环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自我管理行为的动态变化,为院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11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自我管理行为差异。结果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的血糖监测、遵医用药维度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逐渐降低,规律锻炼维度得分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减弱。前3个月为自我管理行为的可塑期,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随访,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有关二维STI或实时三维STI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13日。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权重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结果最终纳入9项临床研究,共计610例RA患者(RA组)和36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RA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99(-1.47~-0.52),P0.01]。左室整体应变中径向应变同质性较好,RA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4(-2.84~-1.64),P0.01];整体纵向应变异质性较大(I2=80%,P0.001),可能来源于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整体环向应变和整体面积应变异质性较大(I2=87%、90%,均P0.001),异质性来源不明。结论 STI技术在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莎 《医学信息》2007,20(7):1282-1283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方法有:单纯手术治疗、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加术后放疗、化疗等。从治疗方法上反映了放射治疗在食道癌中的地位。放射治疗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患者及其家属对放疗的认知程度也就成了对疗效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我们在对放疗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师队伍以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水平。以病例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方案(Patient-Oriented Problem Solving System,POPS)结合循证医学(EBM)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及科研创新思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POPS结合EBM教学法还能及时更新导师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唐莎 《中国临床护理》2011,3(2):107-10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行64排螺旋扫描检查下肢动脉,根据结果分成周围动脉病组41例和无周围动脉病组2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结果。 结果 周围动脉病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做好血糖检测,早发现、早防治;定期监测血脂,调节血脂在正常范围;控制高血压是预防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拔罐疗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非经期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拔罐治疗,先拔罐,后穴位埋线,10天一次,3次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同时给予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仅给予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观察时间同治疗组。记录患者体质量、腰围、BMI指数及体脂率,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显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腰围、BMI指数及体脂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BMI指数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体质量及腰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拔罐疗法对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质量的干预治疗安全有效,且能够促进体内脂肪代谢,收紧腹部,在减轻体质量和缩小腰围方面,优于单纯改变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