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由活大肠杆菌所至的感染性休克合并DIC的犬,可显著提高动物的存活率,改善动脉血压,防止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减少,遏制中性粒细胞、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聘减少,阻止血浆丙二醛升高,稳定细胞膜和维持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2.
升白饮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升白饮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5例,采用升白饮(处方:太子参、黄芪、何首鸟、威灵仙、石韦、枸杞子、鸡血藤、补骨脂、穿山甲、黄精、甘草、甜桔梗、当归、大枣)治疗;对照A组59例,口服鲨肝醇及维生素B。治疗;对照B组62例,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剌激因子(rh—csF)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8%、72.3%,对照A组分别为67.8%、27.1%,对照B组分别为93.5%、77.4%。治疗组、对照B组分别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Hb和BPC升高明显,与化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化疗完成率、化疗后KP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Hb减少发生率和BPC减少发生率亦低干对照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白饮在恶性肿瘤化疗后具有升高WBC、减少毒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王小霞  余丽娜  唐荣德 《新中医》2016,48(2):152-154
目的:观察易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共18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9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易黄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7.9%,对照组为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停药后1、3月的复发率分别为5.2%、9.3%,对照组分别为20.0%、2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并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声像图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根据外伤病史,结合患处肌肉、肌腱或韧带与骨连接处内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中心可见单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明显声影等声像图特异性表现,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5.
江门市新会区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新会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近3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该区三家综合性医院共15 648例体检者、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以三个时间段来估价其发病趋势.结果 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被检人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占12.9%,甲减占3.6%,亚临床甲亢占6.6%,亚临床甲减占6.7%,其他甲状腺疾病占2.0%;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发病例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为40.6%,甲减为11.5%,亚临床甲亢为20.7%,亚临床甲减为21.1%,其他甲状腺疾病为6.2%.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男女之比是1:2.60,其中以甲亢差别最大、男女之比是1:4.03.甲状腺疾病发病年龄以中青年(20~49岁)居多.在受检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是31.7%,其中2001.11~2002.10为28.1%,2002.11~2003.10为32.9%,2003.11~2004.10为33.8%.结论 甲亢发病率远高于甲减,亚临床甲亢发病率与亚临床甲减差不多,其他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低.该区3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稍有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内腺区体积在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良性增生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13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检测血清t-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量前列腺体积和内腺区体积(innerglandvolum,IGV),计算f/t—PSA比值、内腺区特异性抗原密度(inner gland region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IPSAD),结合病理Gleason评分,探索这些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对于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前列腺癌患者,内腺区体积在良性增生与腺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内腺区体积、t-PSA、IPSAD均是与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关系,f/t.PSA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当t-PSA处于诊断灰区,f/t—PSA比值为0.15,IPSAD值为0.35时,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均维持在较高值,前者为81.3%、80.3%,后者为87.2%、88.2%,而且IPSAD的灵敏度、特异性要更高一些。结论在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良性增生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应首先考虑IPSAD、内腺区体积占前列腺总体积所占比例,然后考虑t-PSA、f/t.PSA、年龄等因素,可设定IPSAD为0.35,f/t—PSA为0.15作为临界值,考虑患者是否要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