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参桂前列爽胶囊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0.5mg/每只鼠)的方法制作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模型,每日一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参桂前列爽胶囊,以普乐安片作为阳性药对照,4周后观察大鼠前列腺腺体的干、湿质量,并在光镜下观察腺体的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16d胎龄小鼠尿生殖窦组织埋入前列腺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模型,检测给药4周小鼠前列腺的质量和腺体组织中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桂前列爽胶囊大、中剂量组(10.8g/kg、5.4g/kg)和普乐安片组(2.5g/kg)大鼠前列腺干湿质量及湿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小剂量组(2.7g/kg)前列腺湿质量及湿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干质量及干质量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测显示,参桂前列爽胶囊大、中剂量组的前列腺组织增生明显减轻,腺上皮高度明显减少。同样,在尿生殖窦植入引起的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中,参桂前列爽胶囊大、中剂量组(15.0g/kg、7.5g/kg)和普乐安片组(3.5g/kg)可以降低前列腺腺体湿质量及湿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小鼠腺体组织中酸性磷酸酶含量。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参桂前列爽胶囊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中酸性磷酸酶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冷冻和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冷冻治疗,一组采用微波治疗,治疗三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微波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冷冻治疗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3.
背景: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对抗东莨菪碱、D-半乳糖等因素引起的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淀粉样β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脑和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2-03/06在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完成。实验选用4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葛根素25mg/kg组、葛根素5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①造模: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痴呆模型组、葛根素25mg/kg组、葛根素50mg/kg无菌操作下一次性右侧脑室内注射淀粉样B蛋白3μL/只。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不注射淀粉样β蛋白。②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葛根素25mg/kg组腹腔注射25mg/kg;葛根素50mg/kg组腹腔注射50mg/kg。各组于造模当日开始给药,12d后开始行为学检测。③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记录2min内寻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航行距离,初始角度及搜索策略,作为学习成绩。④小鼠完成上述实验后,乙醚麻醉眼眶取血,制备血清,然后断头处死,迅速取右脑冰浴下制备脑匀浆,检测脑、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到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搜索策略及初始角度。②各组小鼠脑、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葛根素25mg/kg和50mg/kg组逃避潜伏期、航行距离缩短(P〈0.05~0.01)。搜索策略及初始角度结果显示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各组小鼠随机+边缘式策略的出现率逐渐下降;其中假手术组及葛根素25mg/kg组、葛根素50mg/kg组的下降速度和程度较痴呆模型组快,同时趋向+直接式的增加速度和程度也较痴呆模型组快。初始角度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葛根素25mg/kg组、葛根素50mg/kg组能使模型小鼠脑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多、丙二醛的减少(P〈0.05-0.01)。结论:葛根素可对抗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使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提高,与剂量无关,可能与清除脑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活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腹部加压条件下金标引导的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移动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2019年间结直肠癌肝脏寡转移及原发性肝癌患者 20例,均在腹部加压条件下行SBRT。定位前于病灶周围2cm内植入 1~3枚金标,所有患者均采用4DCT模拟定位,根据呼吸信号重建出 0%~90%呼吸周期CT图像,并获取每次放疗前锥形束CT验证图像。将肝脏分为3个部分:肝门静脉主干2cm内、肝门静脉主干 2~5cm、肝门静脉主干5cm外肝脏,评价不同部位病灶的移动度范围。结果 整体肝脏平均分次内移动度在头脚、腹背、左右方向分别为(2.63±2.81)、(1.35±1.23)、(0.76±0.88)mm,平均分次间移动度分别为(3.45±3.06)、(2.64±2.60)、(2.23±2.07)mm,不管是分次内或分次间移动度均表现为头脚方向>腹背方向>左右方向(均 P<0.001)。不同部位病灶移动度不同,距离门静脉越远分次内移动度越大,距离门静脉越近病灶移动度越小(均 P<0.05)。为覆盖95%整体人群置信区间,内靶区(ITV)边界范围需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扩3.9、5.2、7.9mm;不同位置病灶外扩范围并不相同,距离门脉2cm内分别外扩4.3、4.4、6.1mm,距离门脉5cm外分别外扩3.5、7.3、9.7mm。所有位置病灶均以头脚方向动度最显著。同时病灶距离门静脉越远头脚方向外扩范围越大,门脉周围5cm外病灶在腹背方向外扩范围也大于5cm内病灶。结论 不同位置的肝脏病灶ITV外扩边界不同,需个体化外扩ITV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2020年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及上市肿瘤药物情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进展的影响。方法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数据库和国产药品及进口药品数据查询系统提取2020年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涉及试验药品及上市药物信息,与2019年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2020年国内制药企业和全球制药企业在试验范围、试验分期及药物类型、作用和机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020年共有722项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在中国注册,年增长率为52.3%,占同期全部药物临床试验的28.3%。其中由国内制药企业发起603项(83.5%),国际多中心试验105项(14.5%),Ⅰ期临床试验所占比例(44.5%)最高。722项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共涉及肿瘤药物458种,年增长率为36.7%。其中361种(85.8%)由国内制药企业开发,原研药是常见药物类型(77.1%),肿瘤治疗药物多见(92.8%)。作用机制方面以靶向药为主(76.6%),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最常见的靶点。2020年共有17家制药企业的19种抗肿瘤新药或生物类似药在中国获准上市,其中10种来自国内制药企业。不论是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还是上市药物,肺癌和乳腺癌均为最常见的适应证。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分布、试验范围分布和试验分期分布方面,以及试验药物申办方分布、药物类型分布、药物作用分布方面,2020年与2019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仍保持高水平增长。国内制药企业在2020年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成果,是推动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0.1%氟啶脲白蚁饵剂在野外条件下对栖北散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在白蚁危害区域安装监测装置,并定期检查维护,对引诱到的白蚁投放0.1%氟啶脲白蚁饵剂进行灭杀。结果对野外场地的白蚁灭治结果表明,0.1%氟啶脲白蚁饵剂能有效降低白蚁巢群的密度,白蚁侵入率从57.9%降低到4.6%。结论0.1%氟啶脲白蚁饵剂在野外对栖北散白蚁灭治效果良好,但是防治周期较长,饵剂消耗量较大。建议在野外条件下,灭治白蚁可适当增加氟啶脲饵剂浓度及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2013年收治的866例女性患者资料。DCIS患者631例,DCIS-MI患者235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LC)、无瘤生存(DFS)、总生存(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DCIS及DCIS-MI两组之间OS、LC及DFS相近(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为OS及DFS影响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患者。结论 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总体生存结果类似,Her-2阳性为OS及DFS预后不良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的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商用计划系统整合,建立乳腺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分割平台并加以验证。方法 入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400例。基于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临床靶区(CTV)和OARs分割模型,建立端到端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平台(DLAS)。使用42例左乳腺癌和40例右乳腺癌验证DLAS平台勾画的准确性。分别计算总体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平均豪斯多夫距离(AHD)。并计算相对层位置与每层DSC值(DSC_s)的关系,进行逐层分析。结果 左/右乳腺癌全乳CTV平均总体DSC和AHD分别为0.87/0.88和9.38/8.71mm,左/右乳腺癌OARs平均总体DSC和AHD范围为0.86~0.97和0.89~9.38mm。对CTV和OARs进行逐层分析,达到0.90以上表示医生只需要较少修改甚至不用修改的层面,左右乳腺癌的CTV勾画占比约44.7%的层面,OARs自动勾画占比范围为50.9%~89.6%。对于DSC_s<0.7,在两侧边界区域(层位置0~0.2和0.8~1.0) CTV和除脊髓以外的感兴趣区域DSC_s值明显下降,且越靠近边缘降低程度越明显。脊髓采用全层勾画,未发现有特殊区域出现DSC_s明显下降。结论 建立端到端的DLAS平台整合乳腺癌分割模型取得较好的自动分割效果。在头脚方向的两侧边界区域,勾画的一致性下降较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拟行全乳放疗患者经宣教培训后全部符合深吸气屏气要求,使用主动呼吸控制设备控制屏气状态行CT定位。将其随机分为使用(A组)和未使用(B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两组各15例。A组使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实现...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41例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TME根治性手术的长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国家癌症中心连续收治经盆腔MRI或腹盆CT确诊的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腺癌患者 241例进行分析,该组患者术前盆腔放疗剂量 42.0~50.4 Gy (中位数50 Gy),同步化疗采用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于同步放化疗后 4~15周(中位数7周)接受TME原则的根治性手术(R0切除),术后均建议行辅助化疗,但需考虑患者恢复情况及意愿。Kaplan-Meier法计算DFS、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2个月,3年LRR、DFS、OS和DM分别为3.8%、76.2%、85.9%和20.6%。亚组分析发现ypT0-2、ypN阴性、pCR、TRG4级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DFS (ypT0-2∶ypT3-4:86.0%∶69.3%,P=0.002;ypN阴性∶ypN阳性:88.1%∶56.9%,P=0.000;pCR∶非pCR:100%∶72.4%,P=0.001;TRG4级∶TRG2-3级∶TGR0-1级:94.9%∶73.6%∶66.3%,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ypN状态是影响DFS的因素(P=0.000)。结论 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局部区域控制较理想,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放化疗后ypN状态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