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2.
唐玉 《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60-161
目的:分析我院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探讨其经阴道分娩的安全适应性与研究价值。方法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供80例,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31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的剖宫产处理,而实验组则由49例孕妇组成,以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结果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其生命安全等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并发症情况控制的较好,子宫破裂患者也仅为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相对于对照组27.53%的发生率而言,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也更加有保障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再次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四肢病理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990年1月-2001年3月收治四肢病理性骨折40例,采取单纯石膏固定,刮除植骨,钢板螺丝钉,髓内钉,钢丝,人工关节置换,截肢,内科治疗等措施。结果:骨髓炎,成骨不全,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所致骨折均愈合,无复发。恶性肿瘤疗效差。存活2年以上仅2例。结论:只要足够的重视,四肢病理性骨折的诊断。治疗不困难,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替吉奥同期IMRT中,替吉奥的MTD和DLT。方法 入组标准为接受R0或R1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TxN1~3M0期近端或远端胃腺癌患者。术后放疗采用IMRT,R0术后总剂量45 Gy分25/次5周完成,R1术后在45 Gy基础上对吻合口进行局部加量10.8 Gy分6次。替吉奥剂量水平分6级,分别为Ⅰ级30 mg/(m2·d)(6例)、Ⅱ级40 mg/(m2·d)(3例)、Ⅲ级50 mg/(m2·d)(6例)、Ⅳ级60 mg/(m2·d)(3例)、Ⅴ级70 mg/(m2·d)(3例)和Ⅵ级80 mg/(m2·d)(6例),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 2010—2013年共 27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 54岁(29~65岁),男 23例。最常见 1~3级不良反应是恶心(85%)、食欲下降(85%)、白细胞减少(85%)、乏力(70%)和血小板减少(52%)。3级不良反应 4例中 2例为白细胞减少、2例为DLT (3级恶心和食欲下降,Ⅰ级;3级血小板下降,Ⅲ级)。在最高80 mg/(m2·d)水平入组 6例患者均未出现DLT后研究结束。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替吉奥同期IMRT,替吉奥的MTD为80 mg/(m2·d),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该剂量被推荐为以后Ⅱ、Ⅲ期研究的剂量水平。DLT为恶心、食欲下降和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 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区域淋巴结转移范围在Ⅱ期上呼吸消化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UADT-NKTC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87—2013年间本院初治的97例Ⅱ期UADT-NKTCL患者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范围与预后关系。全组患者52例原发鼻腔,45例原发鼻腔外上呼吸消化道。多数患者接受以放疗为主治疗,65例接受放化疗,27例单纯放疗,5例单纯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5年OS、PFS分别为57%、4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伴有下颈(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以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其中位生存时间仅19.3个月,2、5年OS分别为28%、11%,而未伴有下颈淋巴结受累的Ⅱ期患者5年OS达68%(P=0.000)。治疗模式明显影响预后,综合治疗患者5年OS、PFS分别为64%、52%,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或化疗患者的40%(P=0.006)和42%(P=0.088)。结论 区域淋巴结受累水平是Ⅱ期UADT-NKTCL的独立预后因素,伴有下颈淋巴结受累患者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对纵隔淋巴瘤放疗靶区和正常组织受量影响。方法 前瞻性采集连续收治的5例Ⅰ、Ⅱ期纵隔淋巴瘤病例。采用受累部位照射和蝴蝶野设野原则,对比DIBH和自由呼吸(FB)扫描时靶区绝对体积变化、重要OAR绝对剂量体积和相对剂量-体积差别。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5例中位年龄30岁。与FB相比DIBH时靶区绝对体积化疗前GTV缩减29.4 cm3(P=0.006),PTV缩减322 cm3(P=0.005);肺绝对体积平均增大1456 cm3(P=0.001),心脏宽度缩小1.3 cm (P=0.012)。DIBH时心脏和肺Dmean显著降低(心脏为8.5 Gy∶11.6 Gy,P=0.022;肺为7.6 Gy∶11.6 Gy,P=0.000)。比较受一定水平照射的绝对体积时,心脏在高剂量水平V15及以上显著降低(P均<0.05)。DIBH时肺和心脏相对百分比在所有剂量水平(V5—V35)均显著小于FB (P均<0.05)。结论 纵隔淋巴瘤放疗,DIBH技术能显著缩小PTV,增加肺体积,且显著降低心肺Dmean和V5—V35水平的相对剂量-体积参数。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neoCT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价值,以及探讨能否根据化疗疗效进行个体化放疗。 方法 选取本院1999—2013年收治的临床ⅢA、ⅢB期乳腺癌病例,完成neoCT和改良根治术的 523例纳入分析,其中 404例术后行放疗,119例未行放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放疗组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组(13.9%∶24.8%,P=0.013),DFS显著高于未放疗组(64.1%∶53.9%,P=0.048),OS相近(83.2%∶78.2%,P=0.389)。ypT3—T4、ypN2—N3以及病理Ⅲ期亚组中放疗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患者(P<0.05),放疗患者 5年OS显著高于未放疗患者(P<0.05)。158例ypN0期放疗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患者(P=0.004)。41例ypCR患者仅 2例LRR,均未放疗。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是影响全组及ypN0期患者LRR的因素。 结论 放疗显著降低临ⅢA、ⅢB期乳腺癌neoCT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LRR,同时降低ypT3—T4、ypN2—N3和病理Ⅲ期亚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目前尚无充足证据可以根据化疗反应免除ypN0期和pCR患者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放射增敏剂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化放疗中的放疗增敏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从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把Ⅱ期到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Ⅳ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接受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或安慰剂的治疗,同期接受同步放化疗,观察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 共入组47例,A组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组共24例,B组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pT1-2N0乳腺癌保乳术+放疗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4年治疗的6137例pT1-2N0期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296例患者接受保乳术+放疗(保乳术组),4841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但未做放疗(改良根治组)。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最后采用倾向性评分比较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