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蓉  成亮  高建  唐玉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289-1291
目的:探讨白细胞黏附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槲皮素对心肌梗死过程中自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槲皮素0.2,0.5,1.0 mg·kg-1剂量组,用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心肌白细胞黏附率.结果: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形成急性心肌梗死12 h后,大鼠心肌梗死百分率达到(24.74±5.85)%,ICAM-1表达和白细胞黏附显著提高,槲皮素0.5和1.0 mg·kg-1可以显著减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ICAM-1表达以及白细胞黏附.结论:结扎冠脉造成的心肌损伤与白细胞黏附率增加有关,槲皮素可以通过减少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来减弱结扎冠脉对心肌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42.
阿尔采末病(AD)的主要神经病理变化是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血管淀粉样变,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低下.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细胞外沉积的凝聚态的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 β-AP)具有神经毒性,并可导致一系列病理行为[1].已知β-淀粉样肽是老年斑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β-AP中第25-35片段肽链的凝聚态比溶解态更具强的神经毒性作用[2].本研究采用一次性icv凝聚态β-AP25-35制成的痴呆动物模型观察银杏总内酯对此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组分823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建立氯仿致小鼠室颤模型和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奎尼丁组、823胶囊1~8号组。考察各组药物对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823胶囊1号和4号可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5),并且可以缩短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心律失常所持续的时间(P0.01)。正交分析结果表明,炙甘草为影响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主要因素,人参和炙甘草的协同作用好于其他的药物组合。结论823胶囊1号和4号可以显著地对抗心律失常,人参和炙甘草两味药物配伍具有较强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中,炙甘草为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起效药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 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相似文献   
45.
药理学教学不仅是要丰富学生的药理学知识,提高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药理学教学要协调“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协调“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时也要加强创新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注射用)对融洽动物血液流变学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在“血淤”(高血压粘滞度)模型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以及在整体大鼠进行由电刺激所致血栓形成的实验。结果:①大鼠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其不同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增高。②在“血淤(高血液粘滞度)”模型大鼠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0.5ml/kg,可降低大鼠模型不同切变率(1s^-1,5s^-1,50s^-1,100s^-1)下的全血粘度,分别降低24.3%,21.4%,19.9%和16.5%(均为P<0.01);可降低大模型不同切率(1s^-1,5s^-1,50s^-1,100s^-1)下血浆的粘度,分别降低17.4%,19.6%,18.2%和16.6%(均为<0.05);可减少红细胞压积7.5%(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影响。③在“血淤(高血液粘滞度)”的模型大鼠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0.75ml/kg,可降低大鼠模型不同切变率(1s^-1,5s^-1,50s^-1,100s^-1)下的全血粘度,分别降低61.65,44.6%,24.6%和26.0%(均为P<0.001);可降低大模型鼠不同切变率(1s^-1,5s^-1,50s^-1,100s^-1)下血浆的粘度,分别降低42.1%,44.85,43.5%和43.8%(均为P<0.001);可减少红细胞压积12.55(P<0.01);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1)。④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0.5和0.75ml/kg30min后,可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成时间,分别延长68.8%(P<0.05)及113.8%(P<0.01),结论: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和延长血栓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等待观察(W&W)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新辅助放化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为完成新辅助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且达到cCR者(W&W组...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使用颈胸一体架(膜)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体位固定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入组3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使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照射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并在放疗中进行锥形束CT(CBCT)位置验证,分别配准乳腺/胸壁靶区和锁骨上下区靶区。对239次CBCT图像的摆位误差和上下靶区位置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乳腺/胸壁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84±2.36)、(1.99±2.48)、(1.75±1.86)mm,锁骨上下区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98±2.44)、(1.98±2.48)、(1.71±1.79)mm。每个病例每次CBCT扫描的乳腺/胸壁与锁骨上下区平移误差的差值在x、y、z方向分别为(0.38±0.66)、(0.07±0.41)、(0.45±0.92)mm。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摆位误差小,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靶区位置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断指指体成活时间、再植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断指皮温、末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再植区中心点血氧饱和度。结果 (1)观察组住院时间、指体成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17.21%,再植指体成活率(95.92%)高于对照组(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3、7、10d断指末端皮温、再植中心点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指体成活率及成活质量,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杨庆松  袁盛榕  王光璐  张瑾峰  唐玉 《眼科》1999,8(2):117-119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owmoecularweightheparin,LMWH)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价值,并与肝素的抑制作用相比较。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LMWH对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比较单独应用LMWH、地塞米松、同一抗凝单位的肝素及LMWH联合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LMWH对兔结膜民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