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427篇
内科学   24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797篇
预防医学   329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401篇
  6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正1996年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1-2]。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可动态实时检测核酸产物的形成,无需后处理过程,避免了扩增产物的污染,而且具有直观、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和易操作等优点,因而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3-4]。  相似文献   
892.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患者初诊资料,探讨其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利用常规6色免疫分型方法对71例AP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发现:MPO、CD33和CD13在所有患者的APL细胞中都有较强表达,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达到88%以上。CD117的阳性表达率为50.7%,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52.5%。约10%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CD15,但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率都集中在20%-40%的弱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42.5%。少数患者的异常细胞表达CD34和HLA-DR,且表达强度较弱。约25%患者的APL细胞跨系表达了CD2、CD56,大部分也都集中于20%-60%的低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9.3%和42.3%。由此认为,APL的典型免疫表型为MPO+CD13+CD33+CD117±CD15±CD34-HLA-DR-。CD2和CD56在CD34+或HLA-DR+组(包括CD34+HLA-DR+、CD34+HLA-DR-和CD34-HLA-DR+)的阳性比例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组。初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外周血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及CD13的阳性比例在CD15<10%、10%20%3组均出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APL患者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的特征,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辅助APL的快速诊断,对分析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判断患者预后亦可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3.
孕期护士职业防护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孕期护士的生理特点,分析危害孕期护士身心健康的化学、生物、物理、职业性紧张等因素,并提出加强护士孕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建立健全护士孕期健康评定系统、加强高危科室管理等对策,以保证孕期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94.
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方法:建立由急救医师以“白金十分钟”的理念对病人进行链式流程复苏、由专科医师实行确定性救命手术的互助型创伤小组工作模式,总结分析1993年-2005年2428例中等严重度以上的急诊创伤病例。结果:伤员构成:男1882例,女546例,男女比例为3.45:1;年龄30.5±17.2岁(4-86岁);创伤评分(TS)11.5±3.5、CRAMS评分7.46±2.4;严重度:中度(ISS≤13)1250例(51.5%)、重度(ISS≥13-25)838例(34.5%)、极重度(ISS≥25)40(14.0%)。合并伤:复合伤29例(1.2%),多发伤687例(28.3%),休克1076例(44.3%),其中创伤性休克767(31.6%),失血性休克309 (12.7%);死亡197例(8.1%),其中主要引起死亡的原因按脏器分类:脑140例(71.1%),腹45例(22.8%),胸8例(4.1%),大血管4例(2.0%);抢救互助情况:急救部完成急救手术481例,急救部 专科手术1440例,急救部 SICU完成507例。结论: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在当前城市创伤救治中仍具有普遍意义,加强急救与专科的密切协作是救治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895.
1043例髋部骨折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唐海  罗先正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2):763-765
目的: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人的发病因素,了解髋部骨折的发病趋势,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友谊医院1960年1月~1993年12月所有住院的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病历进行核实、整理,从中筛选出1043例进行分析。部分病人进行了双光子和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结果:分析了1043例住院髋部骨折病人,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髋部骨折所占比例增加。部分病人的骨密度检查提示骨折区域的骨质明显疏松(Ρ值<0.01)。50岁以后,因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占58%,而50岁以前,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仅为10%左右。结论:髋部骨折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的老年人,其骨生理老化加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6.
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部分病例处理难度大[1~4],我院位于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7.
我院近十年间用该药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有完整资料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3个月至50岁不等,多数为13——30岁的青少年.病变部位:口唇部10例,舌部16例,颊部6例.结果:46例治愈,4例好转,10例瘤体缩小后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98.
目的 探讨即刻重建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解剖外形的理想方法. 方法 对6例需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成釉细胞瘤患者行术前CT扫描,MIMICS软件重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激光树脂成型机打印下颌骨实体模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范围和重建钛网,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腓骨肌皮瓣和钛网植入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 结果 6例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下颌骨缺损区解剖外形恢复满意,局部面容和余留牙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结论 应用快速原型技术和腓骨肌皮瓣即刻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不仅可以有效恢复下颌骨自然外形和患者容貌,也为局部咬合重建提供了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899.
目的探讨改进的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内眦赘皮的轻重程度及方向,采用改良的"Z"成形术,切除或切断内眦部形成赘皮的异位眼轮匝肌及皮下筋膜组织,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Ⅰ期成形。结果本组68例患者,术后赘皮消失,泪阜显露适中,内眦间距缩短,重睑外形美观自然。其中,36例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皮肤切口无可见瘢痕,形态稳定,内眦赘皮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能够充分矫正内眦赘皮的异常结构,而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术效果稳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分化过程中心肌细胞特征表达及膜电位变化的情况,为hMSCs临床移植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数据。方法:采用体外纯化、扩增后的第4代hMSCs在体外经5μmol/L5-杂氮胞苷诱导24h后继续培养8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心肌特异性蛋白心房钠尿肽(ANP)和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应用RT-PCR技术分析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肌钙蛋白T(cTnT)等相关基因在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时期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hM-SCs诱导前为纺锤形,诱导后第2天部分细胞即开始发生形变,呈球形或短棒状,1周后细胞质中颗粒增多,20%~30%细胞呈毛刷样变化;ANP和CX43在诱导前无表达,诱导后第2周开始表达,且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β-MHC和cTnT mRNA分别在诱导后第1和4周时表达开始增强,在第6周时均达到高峰,第8周时表达开始衰减,hMSCs经诱导后随心肌样细胞特征的表达膜静息电位、去极化幅值和去极化速率逐渐增高。结论:hNSCs在体外经纯化、扩增和诱导后可表现心肌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为hMSCs临床移植治疗提供可靠细胞来源,但移植后有形成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