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外敷合并用药治疗痛风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在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检索建库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符合纳排标准的中药外敷合并用药治疗痛风急性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数据并参照Cochrane手册评估偏倚风险,使用RevMan 5.4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GRADE pro进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5篇,涉及2094例患者。中药外敷合并用药治疗痛风急性期与常规用药相比,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关节疼痛、肿胀评分,降低血尿酸、血沉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研究质量及各结局指标证据等级偏低。结论 中药外敷合并用药治疗痛风急性期较常规用药,兼具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但当前研究样本量较少,证据等级整体偏低,仍需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2.
《临证指南医案·痹》是叶天士医案中较能反映其辨证思想和特色的一篇。叶天士博采众长,汲前人之经验,立自己之新论,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外因多由于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所致,内因多责之脾虚,痹证论治多以“通”字立法,以虚实辨证为纲,经络辨证为辅,不忘顾护脾胃,首培中宫,同时注重因时、因地、因人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手段及服药方法。用药多以针药并用且剂型多样。其辨证思想于后学启迪甚多,值得中医风湿工作者进一步挖掘而推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M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诱导的MGC.803细胞凋亡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分别用Annexin V、rhodamine 123和dihydrorhodamine 123)。结果:药物作用36h后,各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血清组,药物作用有明显的时。效关系(P〈0.05);药物作用36h后,中药组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基本稳定,而中西药组低于空白血清组和中药组(P〈0,05);各用药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时间依赖地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并可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而且健脾补肾方与DDP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生效,给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与国际中医药界的交流,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及临床基地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75.
1993~1998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以激素并用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 病例标准 参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1),确诊为SLE并符合中医辨证(2)属“热毒、血瘀、阴虚”证者。2 病例情况 所有病例来源于我院门诊部及附属医院等。共选取SLE患者149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并用中药组92例,单用激素组57例。并用中药组女性86例,男性6例,年龄15~67岁,平均29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0年;活动期61例,缓解期34例(参照日本厚生省调研组制定的SLE活动性判断标准(3),下同)。单用  相似文献   
76.
<正>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外分泌腺进行性破坏和自身抗体的存在为特征[1-2]。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干燥、疲劳及肌肉骨骼疼痛等,亦可出现全身症状。S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的SS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往往是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诊断明确基础上而继发的口眼干燥等症状,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S为全球性疾病,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78.
孙桂芝攻补兼施治疗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洁  唐晓颇 《北京中医》2006,25(6):340-342
导师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博士生导师,从医40余年,诊治患者达上百万人次,遍及国内外,疗效显著。还先后承担国家多项中医肿瘤攻关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理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侍诊于左右,深受其教诲,颇有心得。兹将导师治疗胃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小鼠前胃癌术后复发瘤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模型为对象,应用健脾补肾方,观察抑制术后复发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发瘤的细胞凋亡的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肾组复发瘤瘤重显著降低,复发瘤抑制率为71.07%;复发瘤凋亡指数显著增高:复发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显著降低。以上各项指标均P〈0.01。结论:健脾补肾方对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复发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0.
巩勋  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焦娟 《中医杂志》2014,(14):1189-1192
类风湿关节炎(RA)引发的骨侵蚀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主要因素。受《黄帝内经》"肾主骨生髓"理论的影响,后世医家多从"肾"论治RA骨侵蚀。然而现代中医证候研究表明湿热瘀阻是活动期RA的主要病机,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影像学检测表明骨侵蚀在疾病早期就可发生。就此提出"非见骨损而独责之于肾",湿热瘀阻是引发RA活动期骨侵蚀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