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胃起搏对胃轻瘫病人的胃电生理活动、胃排空及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胃起搏能改善胃轻瘫病人症状,加速其排空。但尚需对胃起搏的临床治疗上的作用做进一步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上述风湿痹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效关系显示对寒湿痹阻、风湿痹阻、痰瘀阻络、肝肾两虚等偏寒证疗效较好.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风湿病稳定期偏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63.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痹症”“历节”等范畴,其病机复杂,缠绵难愈,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骨节留而不去,而生痰湿瘀毒痹阻经脉气血而成。痰、湿、瘀、毒诸邪常相互胶结,凝聚经隧,胶着难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据邪气所在的部位及邪气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麻,或重,或不仁,或胀,或痛,或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单用祛风除湿之品则往往收效甚微,若从痰湿瘀毒论治参入化痰通络解毒之品则可提高疗效。本文拟从痰湿瘀毒角度论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GB)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与中医证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问卷研究的形式,记录来自全国6个地区18家研究中心1602例RA患者的血常规值,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候。统计分析各证型与PLT、HGB及WBC之间的联系。结果因部分调查表数据缺如,1418例RA患者证候诊断及血常规指标填写完整,1319例患者的数据对血沉应答有效。通过方差分析发现,PLT、HGB在不同证型的RA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以湿热痹阻证候最高,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HGB以气血两虚证最低,湿热痹阻证与肝肾不足证次之。RA疾病活动度DAS28-ESR与PLT呈显著正相关(r=-0.206,P<0.01);与HGB呈现显著负相关(r=-0.204,P<0.01),WBC在不同证候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不同证型的PLT计数以湿热痹阻证患者最高;HGB含量以气血两虚证最低,湿热痹阻证与肝肾不足证次之;白细胞计数在各证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疾病活动度越高,出现贫血的概率越大。疾病活动度DAS28-ESR与PLT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在中医外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量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外敷组、扶他林组、中药离子导入组,经过2周的中药复方雷公藤外敷、扶他林乳胶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及各组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评分。结果中药外敷组、扶他林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各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外敷组治疗后在PRO量表中的反映躯体功能的第三因子方面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PRO能够较好地用于评价疾病情况,能从患者角度评估疾病整体情况,更为便捷,且可能比ESR及CRP具有更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及评价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5年期放射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开放性随访研究,对28例辨证属湿热瘀阻证的活动期RA患者进行5年期的临床观察,运用国际公认的Sharp评分,对患者基线及治疗5年后双手X光片进行评分,以评价清热活血方药对RA骨破坏进展的远期影响。结果中药组和中西药组患者Sharp总分、关节间隙、关节侵蚀评分在基线和5年时点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Sharp总分、关节间隙、关节侵蚀进展速率在基线和5年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基线有破坏组Sharp总分、关节间隙、关节侵蚀在基线和5年治疗后均大于基线无破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基线有骨破坏组5年进展速率大于基线无骨破坏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活血方药能延缓RA患者远期5年骨破坏进展速率;清热活血方药联合MTX能延缓RA患者远期5年骨破坏进展速率;基线有骨破坏的RA患者远期骨破坏进展速率大于基线无骨破坏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67.
本院收治 Menzel型一家系 1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3岁 ,因 5年前出现行走不稳、言语笨拙就诊。 1 0年前出现行走不稳、言语笨拙、饮水呛咳、不能做精细动作、症状逐渐加重 ,近来不能做一般家务 ,行走需家人牵扶 ,走路易跌倒 ,曾作过 CT和 MRI示小脑、脑干萎缩 ,既往体健 ,曾当过海员。曾于 3年前赴天津某医院做过小脑——枕动脉搭桥术 ,术后效果不好。体检 :神智清楚 ,眼球有水平震颤 ,智力正常言语含混不清 ,吐字欠清晰 ,舌肌无萎缩 ,咽反射正常 ,双上肢意向性震颤 ,四肢肌力正常 ,肌张力减低 ,指鼻试验、跟膝胫…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激素撤减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的激素用量,并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的水平变化。结果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后,两组均按激素撤减方法逐渐减量,第1个疗程中西结合组强的松用量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疗程后两组间差异则有显著性(P<0.05);中西结合组2个疗程激素使用总量(3542.5±124.4mg)显著低于西药组(5126.4±169.7mg)(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中因病情反复激素需加量的病例比率(5.06%)显著低于西药组(13.24%)(P<0.05)。治疗前重度活动期ACTH(16.53±0.79)ng/L、CS(168.07±9.84)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余各期和正常组(P<0.05)。西药组第90、180d后ACTH和C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结合组第90d后CS水平显著下降(P<0.05)之外,其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第90d后差异无显著性,第180d后ACTH和CS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撤减激素用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保护作用,能激发和升高内源性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M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诱导的MGC.803细胞凋亡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分别用Annexin V、rhodamine 123和dihydrorhodamine 123)。结果:药物作用36h后,各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血清组,药物作用有明显的时。效关系(P〈0.05);药物作用36h后,中药组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基本稳定,而中西药组低于空白血清组和中药组(P〈0,05);各用药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时间依赖地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并可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而且健脾补肾方与DDP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