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的抑瘤效果及瘤组织中MMP-2、FGF-2、BCL-2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已建立荧光蛋白转染的HO-8910卵巢癌原位癌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顺铂),黄芪组,莪术组,黄芪、莪术配伍(按照2∶1)高、中、低剂量组,监测抑瘤效果。用免疫组化和Real time-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MP-2、FGF-2、BCL-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阳性对照组,黄芪组,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平均肿瘤质量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各组MMP-2、FGF-2、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芪组,莪术组,黄芪、莪术配伍组高、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的MMP-2、FGF-2、BCL-2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莪术配伍使用在实验周期内对人卵巢癌HO-8910具有抑制作用(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移植瘤中MMP-2、FGF-2、BCL-2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2.
所谓辅料,是指炮制药物时的辅助原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辅料是从药物中派生出来的,辅料在炮制中的应用,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中以酒为常用辅料,至梁·陶弘景始提出了“药家多须以行其势”的酒制理论;汉代张仲景在药物的炮制方面,所用辅料不多,在理论上亦无所及,但他对于药物的配方颇有精究,后世称他的著作为“方书之祖”.从中可以窥见在药物的配方中有极其丰富的制药理论,如甘草泻心汤、黄芩加半夏  相似文献   
103.
“饮片”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由于古方中常将切制后的药片加水做成“饮剂”饮用,故而得名。饮片的含义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指凡能供调配处方所应用的药物;狭义指  相似文献   
104.
唐德才 《中药材》1998,21(12):631-632
《植物名实图考》中天蓬草条下同时记载有(一)、(二)两种植物。经考证天蓬草(一)应为豆科的丁葵草Zornia diphylla,天蓬草(二)则是石竹科的雀舌草Stellaria uliginosa。  相似文献   
105.
鹿角菜名实考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德才  虞舜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58-559
鹿角菜名实考辨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唐德才虞舜关键词鹿角菜本草考证古今名鹿角菜者有多种,均为海洋藻类药物,我国沿海广有分布。它们虽同名,但性能、功用及形态不尽相同,澄清其名实混淆,无疑对应用、开发这些药物有一定意义。本文试对各种文献中所载鹿角...  相似文献   
106.
三棱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病、卵巢囊肿、不孕、痛经等病,与之相对应的药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该文对其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相应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7.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肿瘤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肿瘤学研究的热点。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多途径、交叉的网络系统,针对某一个单一靶点往往不足以遏制或扭转其结构的高度异质及形态异常。因此,不同作用通路和机制的药物多靶点联合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许多补气活血药配伍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能发挥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作用,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而发挥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在治疗肿瘤及新生血管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对HUVEC 迁移能力具有较明显的促进、抑制作用的药物。方法:建立HUVEC的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将赤芍、川芎、丹皮、丹参、莪术、三棱、黄芪、人参按照1∶2,1∶1,2∶1 3种配比两两配伍组合,组成13对补气活血药药对,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应用划痕法观察不同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药对的10%含药血清对HUVEC(5×105/mL 密度)作用24 h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丹参组、川芎组、赤芍组,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或P<0.01);三棱组、莪术组、丹皮组,莪术黄芪(2∶1)组、三棱人参(2∶1)组、莪术黄芪(1∶1)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不同的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配伍组成对HUVEC 的迁移能力具有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这些药物在细胞层面上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丹参组、川芎组、赤芍组、麝香保心丸组,每组5只。各给药组按照13.5 g·kg-1·d-1灌胃,每日1次,共给药3周。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WF的表达,计数微血管数目(MVC);采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均可见vWF因子标记染色的新生微血管,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新生微血管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到少量新生成的微血管,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较多新生微血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的VEGF,bFGF的蛋白表达最少,模型组与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VEGF,bFGF的蛋白表达有较显著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赤芍、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药物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推测这些药物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bFGF的蛋白表达,从而增加VEGF,bFGF的含量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桔梗、牛膝一升一降在血府逐瘀汤中的配伍机制,不同配伍的血府逐瘀汤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桔梗、牛膝不同配伍的血府逐瘀汤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桔梗、牛膝不同配伍的血府逐瘀汤确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而改善模型大鼠血瘀状态。结论:桔梗、牛膝在血府逐瘀汤中的配伍作用,并非相互拮抗,而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