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前后抗EBV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功能、EBV-DNA、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水平,为临床选择免疫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及客观指标。方法收集标本105份(NPC患者放疗前35份、NPC患者放疗6月后40份和健康人30份),ELISPOT检测外周血LMP2特异性CTL;荧光定量PCR检测E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统计分析各指标变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抗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最大频率见于健康对照组,NPC放疗前患者中则仅少数呈阳性反应,NPC放疗后组反应率介于NPC放疗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PC放疗前组血清EB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对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病毒载量的阳性率呈负相关;放疗前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 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25+Tr细胞水平升高,放疗后情况有所缓解。结论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在NPC放疗前患者最低,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载量相关,增强CTL应答可改善EBV相关肿瘤的治疗效果,EBV-DNA载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NPC患者的肿瘤负荷。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降低,而CD8+T细胞升高,CD4+CD25+Tr细胞比例升高,监测患者T细胞亚群有助于对NP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2.
先天性聋是我国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仍保留有一定的残余听力。诸多研究已表明,这些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康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研究不够深入和广泛,国内外对残余听力的定义、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保护好残余听力仍是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3.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复方天仙胶囊诱导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作用的能力。方法:将移植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复方天仙胶囊组、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定期检测裸鼠的体重及肿瘤体积,给药一个疗程(30d)后解剖获取肿瘤组织,称量瘤体重量,计算抑瘤率。运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改变。结果:动物实验表明,复方天仙胶囊对CNE1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TUNEL法检测复方天仙胶囊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Bcl-2蛋白的表达在移植瘤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天仙胶囊在体内具有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复方天仙胶囊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复方天仙胶囊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 TWO3、C666-1,运用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增殖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凋亡的改变,同时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其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复方天仙胶囊可抑制CNE1、CNE2 、TWO3 、C666-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结论 复方天仙胶囊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清药理实验方法学在筛选抗鼻咽癌中药方面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组,实验组(分别灌胃肿节风、黄芪、薏苡仁、千斤藤、黑墨草、养阴清热解毒剂、复方天仙胶囊和鼻咽清毒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环磷酰胺)、阴性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动物给药后采血,提取制备含药血清。运用MTT法检测作用药物血清后细胞增殖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肿节风、薏苡仁、复方天仙胶囊和鼻咽清毒颗粒四种中药可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多数细胞阻滞于G1期。而黄芪、黑墨草、千斤藤、养阴清热解毒剂无抗鼻咽癌作用。结论血清药理实验方法学是有效地筛选抗鼻咽癌中药的实验方法 ;肿节风、薏苡仁、复方天仙胶囊和鼻咽清毒颗粒是有效的抗鼻咽癌细胞生长的药物,而黄芪、黑墨草、千斤藤、养阴清热解毒剂无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n factor,BDN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对57例鼻咽癌组织、20例鼻咽炎性黏膜组织中的TrkB、BDNF进行检测。结果实时荧光PCR结果为TrkB、BDNF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鼻咽炎性黏膜组织(P〈0.05)。TrkB表达随鼻咽癌临床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上调(P〈0.05)。BDNF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rkB的表达强度与BDNF有正相关的关系(rs=0.281,P〈0.05)。结论表明TrkB和BDNF在鼻咽癌的浸润和转移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异性阻断TrkB/BDNF信号传导通路,将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找到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47.
279例耳闷胀感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生耳闷胀感的部位和原因。方法 收集耳闷胀感为主诉的279例362耳,对患耳的临床表现、鼓室导抗图、纯音测听和咽鼓管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362耳中鼓室导抗图A型203耳、B型111耳、C型33耳以及鼓膜穿孔15耳。纯音测听表现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以及正常者分别是83耳、8l耳、105耳和93耳。在362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208耳,在A型鼓室导抗图203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67耳。结论 产生耳闷胀感的病变部位包括外、中、内耳和面神经的病变,其中以分泌性中耳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和“咽鼓管狭窄症”为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54例(57耳)中耳胆脂瘤和22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CA的表达.结果:CA在中耳胆脂瘤上皮和正常外耳道皮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25%和63.64%,中耳胆脂瘤组织CA的表达较正常外耳道皮肤高(P<0.05).CA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有阳性表达,角化物为阴性表达.正常外耳道皮肤CA主要分布在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基底细胞层和角质层表达较弱.广泛性胆脂瘤和局限性胆脂瘤C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胆脂瘤破坏骨质的脱矿物质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区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0~2000年经治的21例口咽舌会厌区癌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其中男17例,女4例;按1992年UICC临床分期,T2N0 4例,T2N1 5例,T3N1 12例.21例均行部分舌根及喉水平部分切除术.17例行分区性颈清扫术.术后全部接受50~60 Gy放射治疗.结果 20例拔除气管套管,完全保留喉舌功能(95.2%),1例不能拔管保留了言语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4.8%).3年生存率73.3%(11/15),5年生存率57.1%(8/14).结论经舌骨下入路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区癌切除术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喉肉芽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25例非特异性喉肉芽肿患者,均以手术联合非手术冶疗,口服制酸剂、吸入类固醇,语音治疗等综合治疗,2例低剂量放射治疗。结果:手术加非手术治疗复发率都极高,术后2~3个月内复发,反复手术达3~5次。手术联合非手术治疗中,插管性肉芽肿8例,治愈6例,缩小2例。接触性肉芽肿8例,语音治疗治愈6例,缩小2例。胃食管反流9例,制酸治疗治愈6例,缩小2例,1例经前述治疗2个疗程后癌变。2例加用放疗冶愈,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虽然喉非特异性肉芽肿有强烈的复发倾向,但其治疗仍以手术联合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制酸、局部吸入类固醇,语音疗法等综合治疗,对前述治疗无效者,低剂量放射治疗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