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陈伯钧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5年,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就其运用中医药治疗CHF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唐咏  杜云蕙 《心电学杂志》2007,26(4):222-223
患者男性,51岁,19个月前于体力劳动时突发心悸(心率约160次/min),持续1天后自行缓解。近期又类似发作3次,最长一次持续3天。体检:一般情况良好。BP120/80mmHg,HR60次/min。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无异常。心、肺、腹无异常体征。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因产程中窒息复苏后6天入院.查体:体温39℃,心率78次/分,呼吸38次/分,血压30/18mmHg,反应差,口周无青紫,全身皮下水肿,皮肤湿冷,皮肤、粘膜重度黄染,前囟2.5cm×2.5cm,膨隆,张力稍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光反射迟钝,心律齐,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胀明显,肠鸣活跃10次/分,四肢张力较高,双手阵发性痉挛.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11岁。2岁时在一次活动中突然发生晕厥,意识丧失,尿失禁,无抽搐,2min后自行苏醒。当地医院诊断为三度房室阻滞,未进行特殊治疗,以后共有五次晕厥发作,均能自行恢复,生活、学习未受影响。患者系足月顺产,出生后心率慢约40~50次/分。  相似文献   
15.
中医抗衰老源流及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乐  张智琳  唐咏  蓝海  林丽珠 《中医杂志》2004,45(11):870-872
随着世界人口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医疗需求增加所造成的医疗压力,尤其突出.研究抗衰老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是目前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中医学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理论.近年来,现代技术推动了抗衰老及老年病研究的深入,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缬沙坦组、中成药组、模型组,每组15只。建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第9周,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中成药组、缬沙坦组、假手术组,进行实验用药干预,模型组大鼠每天肌注生理盐水1 m L,连续4周;中成药组大鼠每天肌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各0. 5 m L,连续4周;缬沙坦组按20 mg/(kg·d)的剂量灌胃,连续4周;假手术组每天肌注生理盐水1 m L。连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横截面积、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组织磷酸腺苷变化。结果:模型组、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心室肌细胞横截面积大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心室肌细胞横截面积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成药组心室肌细胞横截面积小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LVEF和LVFS低于假手术组,而LVESD和LVEDD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LVEF和LVFS高于模型组,而LVESD和LVED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成药组LVEF和LVFS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中成药组和缬沙坦组LVESD和L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ATP和ADP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缬沙坦组和中成药组ATP和ADP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成药组ATP和ADP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化瘀法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房静止2例     
例1男性,23岁。2002年4月受凉后发热、咽痛,2W后出现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悸,不能平卧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当地医院检查称心脏扩大。心电图示交接性心律。HR46次/min,心肌酶升高。疑诊病毒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经强心、利尿及对症治疗好转。2003年3月4日转入我院。一般情况良好,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呈抬举样搏动。范围增大,剑下触及心脏搏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反复发作心悸15年,近1周频繁发作入院。体检未发现异常,常规心电图可见房性期前收缩,偶有未下传,动态心电图(图1)记录到一段长RP-和P-R间期的心律,RP-360ms>P-R300ms,心室率85次/min,R-R之间可见P-波,随后发生1次房性期前收缩诱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前4个QRS波呈室内差异性传导,HR171次/min,CM1的QRS波终末部可见伪“r′”波。食管电生理检查采用程控期前刺激,步长-10ms,用S1S2400ms、S2S3380ms程扫,当S2S3进入290ms时,S3R3由280ms跃增至380ms,骤增100ms,房室传导曲线跳跃中断,诱出长RP-和长P-R间期的心电图形(图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术后临床应用的心血管事件、详细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探讨其近期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03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磺达肝癸钠组(2.5mg皮下注射,每日1次)和低分子肝素钙组(0.4 mL皮下注射,1次/2 h),均连用3~8 d.评价30 d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详细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结果磺达肝癸钠在降低30 d反复发作胸痛、急性左心衰和死亡的发生不劣于低分子肝素钙(19.2%比29.4%,P〉0.05),出血发生率较低分子肝素钙组下降(9.6%比27.5%,P〈0.5),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磺达肝癸钠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ACS的有效性不劣于低分子肝素钙、出血风险小,不延长PT、APTT,未发生PLT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凝集素是一类非酶非免疫来源的蛋白或糖蛋白,能够与细胞表面的糖残基进行可逆的特异性结合。凝集素不仅具有凝集血细胞、精细胞的作用,还参与生物体内的一些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凝集素在细胞分离鉴定、细胞及亚细胞表面结构研究、转基因植物抗虫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是研究生物体内细胞癌变、受精、分化及分子识别等生命过程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