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伊利扎诺夫技术治疗儿童顽固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儿童顽固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伊利扎诺夫技术治疗儿童顽固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1例12足,先行跟腱延长和足后路松解,再在胫骨中下1/3处,跟骨及1-5跖骨骨干多平面贯穿张力细克氏针或橄榄针,分别固定于环形,半环形及马蹄形骨外固定器上,并通过多根螺纹杆相互连接成三维立体的骨外固定装置。通过对骨外固定装置各部件间距进行延长,压缩和旋转待调节,以及舟,骰骨的截骨延长,从而矫正畸形足的下垂,内翻,内收及短足畸形。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2-10年,平均4.5年,按Garceau分级标准评定;优5例6足,良4例4足,可2例2足,优良率达83.3%。有2例2足遗留轻度前足内收畸形,4例4足有较明显的跗骨间关节僵硬,但其步态和负重力线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结论 应用伊利扎诺夫技术治疗儿童顽固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好,副作用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股骨骨折应用髓内交锁钉与其他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股骨骨折采用髓内交锁钉与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随访半年以上,采用交锁钉治疗60例股骨骨折,59例骨折均愈合,1例骨不连,其中3例出现锁钉断裂。采用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治疗的46例股骨骨折,随访6~12个月,其中42例全部骨折愈合,2例钢板拆断及螺钉松动,1例梅花针拆断弯曲,1例V型针拆断,后均采用重新切开复位交锁钉内固定,骨折Ⅱ期全部愈合。结论:股骨骨折髓内交锁钉治疗优于其他内固定(加压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6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颅脑损伤手术,36例应用新的方法手术(术中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30例应用传统方法.结果术中应用新方法治愈19例,中残8例,重残1例,死亡8例,治愈率52.8%,中、重残率25.0%,死亡率22.2%;传统方法治愈1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13例,治愈率40.0%,中、重残率16.7%,死亡率43.3%.结论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药物之间对胃癌细胞的敏感性差异,以筛选出最佳的化疗药物或联合化疗方案。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分析法测定34例胃癌标本对7种化疗药物及其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并比较结果。结果 胃癌化疗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药(P<0.01)。各药物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5-Fu+MMC+ADM>5-Fu+CF+VP16+ DDP+MMC>5-Fu>5-Fu+CF+VP16>5-Fu+CF+VP16+DDP>5-Fu+MMC+EPI>ADM>EPI>MMC>VP16>DDP>CF。无论是单药组间比较,还是联合药物组间比较,其敏感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很强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并能发现耐药病例。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应尽量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5.
大陷胸汤是《伤寒论》中治疗“热结肠道”之要方,方由大黄、芒硝、甘遂组成。笔者一年来应用此方治疗不同类型中医急症,均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1 初期直肠粘膜下脓肿王某,男,34岁,2000年1月 20日急诊入院,自诉 3d前因家中琐事而心情不畅,当晚饮酒较多.第2d感觉肛门内有下坠感,胀痛,大便未行,小便黄,未进行治疗,今日感觉症状加重,故来我院就诊。诊时症状同上,肛诊触及截石位3点处直肠内有隆起,压痛(+)肛镜见截石位3点处粘膜充血水肿,实验室检查:WBC:13.0 × 109/L,GRA 占 70…  相似文献   
116.
楼跃  夏榕圻  唐凯  范毓华 《江苏医药》2001,27(8):608-608
Ilizarov技术具有在三维空间加压固定、肢体延长、纠正关节挛缩或畸形以及矫正骨折旋转和侧向移位等功能。我院 1990年 3月~ 1998年 3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各种小儿下肢畸形 2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 2 7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6例。年龄 3~ 18岁 ,平均 8 5岁。下肢畸形原因见表 1。表 1  2 7例小儿下肢畸形原因畸形原因例数先天性肢体短缩 7骨骺损伤致肢体短缩 4髓灰质炎后遗肢体短缩 2软骨发育不全侏儒症 1( 2侧肢体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2骨不连 2先天性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3先天性马蹄内翻…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应的手术策略.方法选择21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患者,根据头颅CT中肿瘤的特征分为囊肿结节型、囊肿型和实体型;根据肿瘤与四脑室的关系,分为脑室沟通型和非脑室沟通型.依CT及手术中所见行肿瘤切除.结果21例中非脑室沟通型7例、脑室沟通型3例行囊壁及结节全切除;非脑室沟通型5例、脑室沟通型5例行瘤结节全切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型1例未能找到瘤结节而以后复发.结论术前影像学对肿瘤的切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分型而采取的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对迟发特发性中脑导水管狭窄(Late-onset idiopathic aqueduct stenosis,LIAS)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LIAS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并利用MRI、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了解LIA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神经内镜治疗效果.结果 15例LIAS患者术前MRI均有可见的中脑导水管狭窄或梗阻,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脑组织相对萎缩,无室管膜下渗出;术后3个月MRI显示第三脑室底造瘘口通畅,脑室缩小.MoCA、临床症状评估显示术后3个月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所有病人利用Odom评价标准进行调查,显示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高.结论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可明显改善LIAS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注意不应该把此类患者定义为静止性脑积水进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12例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骨盆前后位DR片及螺旋CT三维成像影像资料,并作对照研究。结果12例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患者DR正位片仅显示髋关节后脱位,而CT三维成像不仅能显示髋关节后脱位,还可显示髋臼后壁骨折及关节囊周围的游离骨片。结论CT三维成像不仅能更清晰的显示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而且可以明确合并损伤,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3D-CTA容积重建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3D-CTA容积重建(VR)图像与DSA结果的对照研究,探讨3D-CTA 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26例115个动脉瘤的3D-CTA和DSA比较影像学资料,分析3D-CTA VR重建表现。影像学分析诊断采用双盲法。结果126例患者共发现115个动脉瘤,102个病人为单发动脉瘤,5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3个动脉瘤。3D-CTA VR重建漏诊9例,DSA漏诊2例。17例DSA和3D-CTA VR重建均诊断为阴性。经统计分析3D-CTA VR重建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92.2%、94.4%和92.5%。结论3D-CTA VR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方法,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筛检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