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病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室内病变的神经内镜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对68例脑室内病变进行治疗,其中松果体区肿瘤16例,囊性颅咽管瘤15例,丘脑肿瘤14例,脑室内囊肿16例,侵及室管膜下的胼胝体肿瘤3例,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侧脑室猪囊尾蚴病1例,侧脑室内分流管脱落1例。结果随访17~69个月,56例有效,12例死于肿瘤扩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室内病变选择性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大动物低剂量全身照射的适宜剂量 ,以便评价低剂量全身照射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 食蟹猴 32只随机分为 4组 ,用γ射线 (吸收剂量率为 0 175mGy min)分别照射0、30、5 0和 75mGy。分别在环磷酰胺处理前、后 ,亦即照射前和照射后 1、2、8、33和 5 0周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 (NTERT)。结果 结果显示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尤其是CD1 6 参与免疫调控 ,出现时间 剂量的反应 ;体液免疫中以IgA升高为特征 ,照射后第 8周 5 0和75mGy 2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TERT结果显示 ,在照射后第 2周 ,第 1、2、3组分别与第 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第 1组分别与第 2、3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γ射线单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食蟹猴红、白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其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和诊断要点。[方法]对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后有6例手术切除软骨碎片和游离的变性软骨,刮除砂粒状骨质,修整缺损的基底部和边缘,平整股骨头表面。1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失随访。6例手术病例分别随访1~4年,平均随访2年。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1年后跛行逐渐改善,无髋关节疼痛和关节交锁。X线检查股骨头缺损改善不明显,关节间歇没有变窄。[结论]儿童青少年剥脱性骨软骨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手术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的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它上面携带了大量的遗传信息。当染色体在数目或结构上发生改变,可能导致个体的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使机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出现异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育畸形、智力低下、反复流产、不孕症和皮肤纹理的改变等方面。本室对资料完整的708例复发性流产的夫妇进行了染色体的培养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D-dimer/platelet ratio,DPR)预测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56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均检测血清PLT、D-D水平,并计算DPR比值.根据随访1 y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评估DPR预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探讨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出血组22例,未出血组134例.出血组患者血清D-D、DPR水平高于未出血组,而PLT水平低于未出血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D-D预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截断值为13.92 mg?L-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67.16%,PLT预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截断值为78.59×109?L-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54.555%;DPR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截断值为0.1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6%、85.8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PR[OR(95%CI)=3.64(1.91~6.97)]是影响ESRD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ESRD血液透析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DPR异常升高,且高水平DPR是ESRD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胃肠功能失调和丧失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肠道作为体内最大的"细菌内毒素库",参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危重症患者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过程,现在认为肠道诱发了炎症介质发生和加重脏器功能不全[1]。所以有效保护肠道屏障功能是有效降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2],如何防治危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是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锌和维生素E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的类马蹄内翻足胎鼠的孕鼠胎盘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孕鼠随机均分为ATRA诱导组(A组,灌胃ATRA 120mg/kg)、抗凋亡干预组(B组,灌胃ATRA 120mg/kg、饲料添加维生素E 500mg/kg及饮用水添加ZnSO4·7H2O 227mg/L)和对照组(C组)。10d后剖宫产取新鲜胎盘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组Bcl-2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Bax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B组能逆转A组各观察指标的变化过程(P<0.05)。结论 锌和维生素E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平衡,从而降低ATRA诱导的类马蹄内翻足胎鼠的孕鼠胎盘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对阳性患儿给予干预,以降低残疾儿的发生率,提高我市人口素质。方法应用ELISA时间分辨荧光(DELFIA)多标记免疫分析法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筛查CH。结果筛查新生儿TSH 203009例,确诊CH84例,阳性率为1/2417(84/203009)。结论应用DELFIA法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是我国新生儿筛查的主流检测方法,适用于我市目前新生儿筛查工作的发展。2013年我市CH阳性率为1:2288,接近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