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诊治的脓毒症患者97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感染组(n=68)和休克组(n=29),同期健康体检者97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当日以及治疗1、3、5、7d时行PCT和CRP检测,分析PCT和CRP与病情变化、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入院当日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休克组患者入院当日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感染组(P0.05)。治疗无效患者在入院当日以及治疗1、3、5、7d时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有效患者(P0.05)。休克组患者病死率高于感染组(P0.05)。PCT、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性。结论 PCT和CRP在脓毒症中诊断价值较高,对患者预后评估准确,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早产儿常见的产科原因及与病死率相关的临床资料,以求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04例早产儿产科原因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胎膜早破为40.38%及宫缩发作为39.43%,剖宫产占62.50%,母亲超过1次孕占75.0%,早产儿患新生儿肺炎占总人数76.92%,新生儿窒息占19.2%,病死率为8.64%。结论早产儿出生的常见产科原因是胎膜早破及宫缩发作,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多次妊娠,早产儿的最常见疾病为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窒息,大部分病因可在产时产前得到一定预防。  相似文献   
33.
朱洪春  唐仕芳 《重庆医学》2004,33(6):825-826
目的观察比较高血压性脑出血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保守组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微创组(91.31%)明显高于手术组(61.90%)和保守治疗组(42.86%);死亡率微创组(8.69%)明显低于手术组(33.33%)和保守治疗组(54.29%).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疗效好、死亡率低、容易普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分别实施nIPPV或nCPAP干预,观察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应用nIPPV和nCPAP时间、并发症和预后等指标,比较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其预后结局。结果研究期间nIPPV组纳入48例,nCPAP组纳入53例。两组在性别构成比、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出生后5 m in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呼吸衰竭原发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后1 h血气分析pH和Pa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7.1%(37/48例),nCPAP组为62.3%(33/53例),nIPPV组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成功的患儿平均应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和好转出院45/48例(93.8%),nCPAP组为46/53例(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新生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的疗效。方法对72例新生儿严重感染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无效时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治疗,50-60mg/(kg·d),2次/d,静脉滴注。临床疗效评价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痊愈和显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痊愈54例,显效6例,进步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罗培南适合用于NICU的新生儿严重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应用18 F-FDG PET 测定脑葡萄糖代谢,探讨PET 测定脑葡萄糖代谢在不同胎龄新生儿中的变化及HIE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不同胎龄新生儿及HIE 患儿,共计67 例,其中7 例因各种原因导致PET 数据采集失败未纳入统计,其余60 例新生儿纳入统计.其中,不同胎龄新生儿36 例,包括≤32 周4 例,33 ~34 周5 例,35 ~36 周12 例,≥37 周15 例;HIE 患儿24 例,包括轻度13 例,中度7 例,重度4 例.以RDSⅢ型回旋加速器获得18 F 后,通过自动化学合成装置制备18 F-FDG 溶液,在注射0.1 mCi/kg 18 F-FDG 后应用PET 成像仪采集数据,并通过测定新生儿脑不同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values,SUV)进行脑葡萄糖代谢半定量分析.结果 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18 F-FDG PET 脑显像,可见随着胎龄的成熟,新生儿脑葡萄糖活性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结构也变得较为清晰,尤其以胎龄达到足月新生儿标准(≥37 周)后更为显著.不同胎龄新生儿脑18 F-FDG PET 显像的结果显示:其葡萄糖代谢活性在大脑皮层普遍较低,在丘脑则较高,其次为小脑、感觉运动皮质、基底节.胎龄≥37 周的足月新生儿,其不同部位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较胎龄<32 周的早产儿显著增高(P <0.01).与胎龄≥37 周的足月新生儿相比,HIE 患儿18 F-FDG PET 脑显像在所有测定的脑组织均呈现低代谢状况(P <0.05),而且,病情越重越为明显,重度HIE 患儿脑葡萄糖代谢较轻、中度HIE 患儿显著降低(P <0.05).结论 随着胎龄的成熟,新生儿脑葡萄糖活性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结构也变得较为清晰,尤其以胎龄达到足月新生儿标准(≥37 周)后更为显著.HIE 患儿PET 脑显像存在明显18 F-FDG 代谢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应用18 F-FDG PET 测定脑葡萄糖代谢为研究新生儿脑发育和损伤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儿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教学较其他学科难,而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临床教学就更难。临床医学是强实践性的学科,临床教学中临床见习尤为重要,是学生进入临床,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阶段,必须把见习教学基础打好,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笔者通过二十多年临床见习、实习教学总结了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模拟教学是儿科见习教学中最为有效,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见习教学方法,笔者就PBL联合模拟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为综合性医院儿科见习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52例新生儿 ,男 32例 ,女 2 0例 ,发病年龄 12小时~11日 ,平均年龄 4 5日。均经血培养确诊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和痰培养确诊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发热 12例 ,体温不升 7例 ,皮肤、巩膜黄染 2 4例 ,拒食2 8例 ,不典型性皮疹 9例 ,脓疱疮 7例 ,脐部有脓性分泌物 1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途径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寻求以NF-κB为靶点的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出生10d新生大鼠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新生鼠败血症模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方法检测败血症新生鼠肝脏 NF-κB活性的表达情况和应用PDTC后肝脏NF-κB活性变化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新生鼠的肝脏NF-κB在1h开始有激活,4h达高峰.应用抗氧化剂PDTC对肝脏NF-κB活化有抑制作用,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结论 (1)新生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时肝脏NF-κB有明显激活,且存在一高峰期.(2)抗氧化剂PDTC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新生鼠肝脏NF-κB活化有所抑制,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0.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2003年20例1~16岁的JIA患儿的临床分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0例患儿全身型7例,多关节型4例,少关节型9例;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初发症状以发热、关节病变、皮疹等多见;实验室检查中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为25%,抗核抗体(ANA)测定50%为阳性,感染性骨髓象8例;治疗情况为本组20例中15例使用阿斯匹林,2例使用萘普生,2例使用布洛芬,1例因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纤维组织增生)行手术治疗.这20例病例中有18例加用强的松,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结论 JIA临床表现多变,诊断困难,病程越长,关节损害、脏器受累越重,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