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胃电及其针刺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从1922年Alvarez首先从人体记录到胃的电活动以后,许多作者观察了动物和人体胃电活动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机理。近十几年来随着无线电电子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列胃肠道平滑肌电生理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对胃电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认为胃电反应了胃的功能状态,可对胃的生理病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电学指标。国内有不少研究者以胃电为指标探讨经穴的特异性,经穴脏腑的相关联系及其针刺作用途径的分析。本文仅结合我们近年来的工作,着重介绍胃电的一些研究进展和针刺对胃电的调制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92.
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应用思路及前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基因芯片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有关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基因芯片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可应用于高通量基因表达平行分析、大规模基因发现及基因分析、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等,特别在表达谱中有重大应用价值;经脉脏腑相关研究须从多学科、多系统、多方位、多环节、多水平进行立体交叉研究,使之更具系统化、序贯化,而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特点可适应这一需求.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全面推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  相似文献   
93.
<正> 志贺氏菌属的B、D群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病原菌。通常利用分离培养法以及近年发展的免疫荧光菌球法,胶乳凝集试验法等技术予以鉴定。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检出志贺氏菌,均需制备高效价抗体。为此我们选用福氏2α型志贺氏菌免疫家兔,观察抗原注射后第5、12和30天三个不同时期抗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凝集效价;比较IgM、IgG两个蛋白组分的免疫活性。同时,还用福氏3型、宋氏志贺氏菌各一株作重复试验,其结果完全一致。故认为从抗血清中提取Ig更有利于应用免疫法检测痢疾杆菌。现将福氏2α型志贺氏菌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针刺对家兔心动过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治疗,针刺麻醉都是根据经络学说。循经辨证选取一定经脉上的穴位,运用一定的手法,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其治疗疾病和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针刺对人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针刺对胃运动机能有调整作用。自从Alverez首先从胃记录到电活动以后,许多学者应用胃电为胃的功能指标研究胃的生理病理规律和胃疾患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本文应用体表导联无创伤性记录人胃电活动的方法,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慢性胃肠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的影响,及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96.
在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我们观察到针刺有防治冠心病猝死的作用。1984年在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上,我们提出了应用针刺防治冠心病猝死的设想,本文仅就我们的研究并结合国内同仁有关工作,进一步提出和论证针刺防治冠心病及其猝死的观点,以求探索一条针灸疗法防治该病的途径。 一、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没有冠心病的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均有所记载,如《素问·藏器法时论》中提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胸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颇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的表现。《灵枢·厥病篇》中载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  相似文献   
97.
针刺心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有20个下调和14个上调,主要是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等;心经组中有70个下调和20个上调,主要是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和应激反应蛋白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类基因,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等。结论:心经组、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和类型有较大差异,提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UⅡ在针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a')lJt,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预处理组、针刺+尾加压素低浓度组、针刺+尾加压素高浓度组和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组,每组20只。针刺预处理组连续3天电针预处理,第三天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给药后即刻造模。造模成功后常规饲养24小时,处死取材,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的uⅡ、GPR14。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中U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同时GPR14含量升高,针刺预处理、针刺结合不同浓度UⅡ以及使用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均可以使缺血区心肌组织中的UⅡ含量显著升高,同时GPR14含量降低,以针刺结合低浓度UⅡ组效果最优(P〈0.01)。结论UⅡ可能是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
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及针刺对其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心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发病机理及针灸防治机制.以往报道的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往往选用正常动物直接造成脑缺血或脑出血,而忽视该病生理病理基础,即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鉴于此,我们建议在复制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时,应预先复制实验动物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前驱动物模型,进而采用局灶性脑缺血法或局灶性脑出血法进行模型复制.以贴近临床实际.此外,我们还探讨了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保护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0.
艾灸经脉对心肌缺血性大鼠HRV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HRV)是无创性描述心脏节律性变化的客观指标,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AN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心血管系统相互制约的关系。谱密度曲线(PSD)可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及其相互间的平衡状态。本研究旨在观察文灸经脉对心肌缺血时HRV的改善作用,分析文灸经脉的相对特异性,为深入研究经脉脏腑相关调节机理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30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艾灸心经脉组和艾灸肺经脉组。取6%的氯醛糖4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标II心电图联至多导生理记录仪,并送心率变异性频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