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促进的作用,为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发生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大白兔右侧腓骨中下段截骨制造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在第2、4、6周抽取该组实验兔耳缘静脉血作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测定。在第3、6周后除死大白兔,作病理形态学检查,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后第2、4、6周,在血清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病理检测实验组在术后第2周纤维骨痂中已有大量透明软骨细胞形成,第6周骨痂中的透明软骨细胞已被成骨细胞替代;而在对照组术后第2周纤维骨痂中仅有纤维组织,而且其间还有破骨细胞存在,术后第4周骨痂中出现了透明软骨细胞,第6周骨痂中的软骨细胞仍没有完全成骨细胞化。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本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1-58岁,平均45.4岁)急性胸椎间盘空础症患者进行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经3-9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按照Frankel评分分级评估。[结果]5例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包括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和大小便功能,另1例术后截瘫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利用经关节突后外侧手术入路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解除损伤节段的压迫,取得较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Gamma钉内固定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组52例,解剖铜板固定3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疗效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解剖钢板组(P〈0.05),并发症及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钢板相比,Gamma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肱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组)17例,锁定钢板(锁定钢板组)21例。结果髓内钉组发生桡神经损伤1例,锁定钢板组发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发生延时愈合1例,锁定钢板组发生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肩关节评分为(78.71±5.64)分,肘关节评分为(90.33±1.73)分,锁定钢板组肩关节评分为(88.23±3.24)分,肘关节评分为(91.44±2.22)分。两组肩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肘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髓内钉内固定易影响邻近关节的功能,而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容易引起桡神经损伤及骨折的延时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失败的病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法:2003年7月~2006年3月共对87例患者因四肢长管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对其中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总结在同一失败病例中,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多种原因并存,常见的原因有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共9例,断钉4例,锁钉脱出8例,术后感染1例,再骨折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一种有效的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其长期可靠的疗效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髓内钉的适当选择和手术中正确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