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忠者男性,64岁,2004年5月初因受凉后出现发势,体温39.6℃伴畏寒,咳嗽伴少许白色液痰,无咯血及胸痛,曾在当地卫生院检查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片状阴影。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结论 对38例老年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肺功能及经纤支镜肺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肺间质纤维经主要为干咳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双下肺可闻及爆裂音,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部感染,可有咳痰及湿性罗音;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毛玻璃样、结节状、网格状及蜂窝状阴影,以两中下肺为主;PaO2降低,合并COPD者可出现PaCO2升高;多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下降,合并COPD者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检显示肺泡间隔增宽,间隔内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沉积。结论 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易并发于COPD等疾病,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33.
哮喘患者血浆及肺组织中腺苷水平升高,吸入腺苷可引起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腺苷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能降低哮喘兔气道阻力,改善气道顺应性,提示腺苷是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本研究通过观察腺苷、白细胞介素(IL)-l、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IL-8的影响,探讨腺苷在哮喘中的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正常组:12例,男、女各6例,年龄(40.5 ±13.l)岁。均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2)哮喘组:哮喘缓解期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34.
陈石  王谦  陈骏  周贤梅 《国际呼吸杂志》2014,(16):1214-1217
目的浆细胞性肉芽肿是炎性假瘤的一种亚型,是一种特发性的炎性假瘤,肺部多发,临床较为罕见,通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我们报道了1例39岁男性患者,以进行性胸闷、活动后气喘、活动耐量较平时减低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提示右肺多灶斑片影。给予充分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无明显变化,遂予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HE染色显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及多量浆细胞及散在中性粒细胞侵润。肺间质局灶区胶原纤维增生和淋巴细胞聚集,未见明确上皮样肉芽肿,考虑浆细胞性肉芽肿。确诊后患者拒绝手术,随即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半年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得到吸收。结论对于临床多发斑片或者占位性病变,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应积极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帮助明确诊断,在活检病理提示炎症伴浆细胞浸润时要考虑浆细胞性肉芽肿疾病的可能性,并通过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取得满意疗效,避免误诊为吸收不佳的普通肺炎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5.
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 (PAP )wasfirstdescribedbyRosenetal1 in 195 8 PAPischaracterizedbytheaccumulationof proteinaceousmaterialinthealveolileadingtovaryingdegreesofimpairmentin gasexchange Recentstudiesdemonstratethatdeficiencyof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 (GM CSF )isastronglysuspectedmechanismforadultacquiredPAP ,andsubcutaneousadministrationofrecombinanthumanGM CSFiseffectiveinapproximately 5 0 %ofpatientswithPAP ;2 4  butwholelunglavage (WLL)remainsthemo…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诱导痰技术检测3种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与哮喘发病及第1秒用力呼气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该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例(哮喘组),女7例,男2例;均无吸烟史,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职工9例为正常组,皆为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取两组对象的诱导痰;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巨噬细胞及炎性细胞,并计算相对构成计数的百分比;利用反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与腺苷受体mRNA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表达A1及A2b和A3腺苷受体mRNA吸光度积分扫描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44&;#177;0.11,0.48&;#177;0.07,0.48&;#177;0.11;0.29&;#177;0.06,0.30&;#177;0.10,0.36&;#177;0.09,t=2.8,4.63,2.85,P&;lt;0.05~0.01)。②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lt;0.01),而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1)。③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在哮喘组与A2b腺苷受体mRNA呈正相关(r=0.49,P&;lt;0.05)。而与A1及A3腺苷受体mRNA表达无相关性(P&;gt;0.05)。结论:A1,A2b,A3腺苷受体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且在哮喘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均高于正常人。但腺苷受体亚型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对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CT检查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20例患者。在常规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的基础上,并对纵隔淋巴结肿大予以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所获标本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获得明确的组织学诊断,钳检、刷检、TBNA术的阳性率分别为60%、50%和50%,三者联合病理取材的阳性率为85%,其中有5例活检并刷片未能明确诊断,TBNA术明确诊断,使气管镜检查诊断的阳性率由60%上升至8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BNA术操作方便、安全,联合病理取材可提高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相似文献   
38.
肿瘤新生淋巴管与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肿瘤淋巴管新生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大量研究发现 VEGF - C/ VEGFR -3及 SDF -1/ CXCR4信号途径在肿瘤淋巴管新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肿瘤淋巴管新生的机制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VEGF - C/ VEGFR -3及 SDF -1/ CX-CR4信号途径在肿瘤淋巴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抗肿瘤淋巴管新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9.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间质性疾病,病变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是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病变。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其以干咳、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最终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5年生存率不超过50%。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p SS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江苏省中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临床确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1例,对其中23例p SS-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共计61例p SS患者被纳入研究,ILD的发生率为37.7%,p SS-ILD组更易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口干、眼干、velcro啰音、雷诺现象等;p SS-ILD组C反应蛋白(CRP)明显增高,血沉(ESR)明显增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乳酸脱氢酶(LDH)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抗SSA/抗SSB阳性组p SS-ILD发生率更高;肺功能检查示p SS-ILD组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单纯p SS组肺功能基本正常;HRCT特征性病灶多位于下叶及胸膜下,主要表现为毛玻璃影、气腔实变影、蜂窝样改变、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线状阴影、网状阴影。结论 ILD是p SS常见的系统损害,p SS-ILD发生率高,胸部影像学具有多样性,CRP、ESR、抗SSA/SSB阳性、弥散功能下降是p SS发生I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