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前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因素诱发、多种炎症反应物质介导的全身综合征,是重症患者和疾病晚期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现今仍沿用2001年的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2.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SIRS),是严重创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n syndrome,MODS),是当今危重病医学领域的研究焦点。脓毒症发生的根源是机体炎症反应失控,炎性递质瀑布样释放,造成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3.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生物学活性检测及放免分析的方法测定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IL-1的活性。结果 老年冠心病人外周血粘附细胞产生IL-1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结论 老年冠心病人IL-1活性的增高可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补体以及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 (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 分析 35例老年MI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术后 15例 (43% )发生心肌缺血 ,其中 12例 (80 % )发生在术后 1~ 3d ,11例 (6 7% )无临床表现。 (2 ) 6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4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发生术后心肌缺血 (P <0 .0 5 )。 (3)发生术后MI 1例 (3.0 % )。 (4)MI距手术时间间隔 <3个月的患者中 ,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行非心脏手术 ,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 ,术后再次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死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地黄低聚糖(RGOs)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MSCs,反复传代及纯化后,取第8代MSCs进行分组诱导:RGOs组(RGOs终浓度100μg/ml)、5-氮胞苷(5-Aza)组(5-Aza终浓度10μmol/L)、RGOs+5-Aza组和空白对照组.诱导后继续培养4周.采用Access化学发光法和干化学法分别检测诱导后MSCs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 I(cTnI)和心肌酶CK、CK-MB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榆测诱导后MSCs内cTnl、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各组MSCs均表达cTnI、CK和CK-MB,RGOs+5-Aza组中CK、CK-MB的表达水平较RGOs组、5-Az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未诱导MSCs的空白对照组中未发现cTnI、Cx43阳性细胞,各诱导组MSCs均可见cTnI阳性细胞和Cx43阳性细胞,且RGOs+5-Aza组cTnI、Cx43荧光强度较RGOs组、5-Aza组增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阳性条带出现,各诱导组均出现cTnI和Cx43阳性条带,且RGOs+5-Aza组cTnI和Cx43表达量较RGOs组、5-Aza组增高.结论 RGOs可以在体外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与5-Aza联合应用后其诱导MSCs内心肌特异性物质表达的作用较单药更强.  相似文献   
46.
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三例临床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致疾患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在炎热潮湿环境下工作,当热吸服能力逐渐减弱,对抗热打击的能力逐步丧失,易发生中暑,轻者出现疲劳、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高热、抽搐、神志改变等,  相似文献   
47.
1引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伴随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1〕。对应用抗生素种类不同,成人AAD发病率达5%~25%〔2〕。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增加,自1950年人们开始关注这类腹泻。AAD严重程度从单纯性腹泻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相关性腹泻以及假膜性结肠炎(PMC)。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混合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6-2013-06我院急诊科接诊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混合乙醇急性中毒的58例患者,以Glasgow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作为随机区组分配的非处理因素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常规处理的干预下,治疗组应用氟马西尼联合纳洛酮与醒脑静治疗,对照组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救治。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0min、60min、180min,三个时间点上的Glasgow得分以及治疗30min时MOAA/S(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意识改变时间和急诊科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对照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对照组为41.9%,治疗组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混合乙醇中毒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时可给予应用。  相似文献   
49.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或其它疾病终末期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对常规治疗反应不好,死亡率高,其治疗十分棘手,至今尚无理想疗法。本组对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静脉滴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自从1960年Kouwenhoven首次报道闭胸标准心肺复苏(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的方法和原理后,人们在CPR领域集中了大量研究,但这些努力对复苏最终结果的改善效果甚微。对许多人来说,STD-CPR只是不成功的挽救生命的最后努力;院外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的存活率在1-18%之间,院内CA的存活率在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