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7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16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1143篇
内科学   596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1809篇
预防医学   904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797篇
  24篇
中国医学   884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三年来我科收治颈部包块病例中 ,发现 3例甲状腺锥叶顶端肿瘤。术前均首先考虑甲状腺舌管囊肿 ,术后病检分别是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桥本改变。提醒我们对于甲状软骨上方包块 ,应及时明确诊断 ,避免 2次手术 ,现将 3例报告如下。  例 1   女 ,2 9岁。 3年前发现颈前约黄豆大小结节 ,无痛 ,活动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扫描正常 ,未治 ,渐长大 ,于 1 998年 3月收入我院。体检 :颈中部甲状软骨上缘处可触及约 1 .5cm× 1 .0cm大小包块 ,质中、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无压痛。甲状腺不大。手术 :…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反映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敏感性;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鼠HIBD保护作用。方法 7日龄SD大鼠,制成HIBD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两组:HIBD模型未治疗组,HIBD模型NGF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正常对照组及HIBD后F-VEP改变;NGF对HIBD模型新生大鼠体重增长、死亡率、左右脑重量及F-VEP波形影响。结果 HIBD模型NGF治疗组体重增长、死亡率、患侧脑重量与未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组左右脑重量无显著差异,而未治疗组左右脑重量差异显著(P<0.01);HIBD模型NGF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即刻F-VEP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波幅显著降低(P<0.01).NGF未治疗组7 d后与对照组相比F-VEP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降低(P均<0.01).NGF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F-V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F-VEP主波潜伏期。波幅可较迅速反映HIBD后脑功能状态;NGF治疗可减轻HIBD后脑萎缩,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93.
β-内啡肽在感染性脑水肿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感染性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脑水肿患儿(感染性BE)和20例对照组儿童的血浆及脑脊液β-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并且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用同样方法复查β-EP,同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性脑水肿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水平与脑水肿程度有关,脑水肿越重,β-EP越高,但与病种无关,不同疾病合并BE时β-E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纳洛酮治疗后,β-E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在催醒、降低病死率及减少遗留严重神经精神后遗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β-EP参与感染性BE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感染性BE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在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BE患儿急性期测定血浆和脑脊液的水平.可以考虑作为判断BE及脑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纳洛酮是治疗感染性BE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4.
海洋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本草纲目>中收载中药1892种,其中海洋药物就有近100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海洋药物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病等生物活性物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用于抗肿瘤的海洋药物已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热点,如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阿糖胞苷(D-arabinosyl Cy-tosine)就是从海绵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海绵尿核苷为结构模式研制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为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接受。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及广泛应用,其胆汁瘘、腹腔出血.胆总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已被充分认识。有一类并发症术中即造成组织损伤,但组织坏死经历一段时间方出现临床表现,我院1995年10月~2004年1月开展的1214例LC术共发生3例该类病例(最短术后5天,最长术后1月),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多个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全部病例32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后溪穴观察组和针刺腰痛点对照组.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由医师和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4%和82.5%,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3.5%.经Ridit分析,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取穴简便,后溪穴疗效好于腰痛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并将该方案和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方案相比较。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大肠癌83例分为以下两组:治疗组行奥沙利铂(oxalipatin)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给药:氟尿嘧啶(5-FU)425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药;亚叶酸钙(CF)1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药;每3周重复。对照组行氟尿嘧啶(5-FU)42h5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药;亚叶酸钙(CF)1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药;每3周重复。每例患者至少完成两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6.5%,常见的毒性反应为神经毒性;对照组有效率为17.5%,与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未见神经毒性,其他毒性与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对其耐受良好,毒副反应较轻,疗效高于氟尿嘧啶加亚叶酸钙方案。  相似文献   
98.
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2003年军队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对涉及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及强度等做出重点分析.结果:发现在516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存在着给药剂型较为集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偏高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非合理用药的现象.结论: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
速效枣仁安神胶囊为纯中药酸枣仁制剂,该药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性味甘酸平,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为有效的滋养性安神药,并有一定的敛汗、镇静和催眠作用。速效枣仁安神胶囊由枣仁、玄胡等药组成,每粒0.5克,相当于枣仁原生药5克。为验证其催眠作用,我们选用经典西药安定片作为对照组,来观察速效枣仁安神胶囊对失眠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将门诊失眠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治疗组:服用速效枣仁安神胶囊,每晚1粒,疗程2周。男9例,女6例;年龄28-79岁,平均52.4岁;病程2个月-26年,…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运用刺血加艾灸法治疗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组36例中,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就诊前肝功能异常者19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均阳性者21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2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且HBVDNA阳性者15例,经中药、针灸、西药等治疗者27例,使用过白细胞介素-II、干扰素者3例。中医辩证属中焦湿热者10例,气滞血瘀者9例,肝郁牌虚者17例。(1)刺血:取太阳、曲地、足三里、三阴交、大推等穴,用三梭针点刺穴位上或穴位附近的静脉血管,视体质的强弱决定出血量,一般控制在每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