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吴元洁  周美启  李净  刘晓丽  王键 《中医杂志》2012,53(23):2066-2068
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经络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其教学时数少、在内容上多与《针灸学》交叉重复的问题,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遵循知识掌握规律,优化教学内容,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针刺上巨虚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针刺双侧上巨虚)、非经非穴组(针刺小鼠臀部两处非经非穴点),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小鼠STC模型。观察各组首次排便时间、12h内排便粒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数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P0.01),12h内排便粒数和结肠ICC数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上巨虚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12h内排便粒数和结肠ICC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针刺上巨虚穴对STC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结肠组织ICC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85.
概括针刺心经、心包经治疗心绞痛的理论依据,总结其作用原理,指导临床应用。从古代典籍、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医学研究等角度总结其治疗依据。针刺治疗冠心病古已有之,形式多样化,在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均取得不错成效。针刺心经心包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作用,对以后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6.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在针刺心经干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损毁组,每组15只。通过开胸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其中针刺组和损毁组选取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经脉段,给予电针干预,电流强度为1 mA,频率为2 Hz,每日电针30 min,连续干预3 d,伪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海马DG区细胞形态以及神经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损毁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伪手术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大而圆,胞质色浅而均匀,尼氏体丰富;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稀疏,细胞体积变小,尼氏体减少;针刺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相对较为紧密,细胞体积较大,尼氏体相对增多。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海马DG区可能是针刺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中枢之一。  相似文献   
88.
指压法对急症胃痛止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症胃痛是指胃脘部突发性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不能缓解的病症.我们从1992年5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急症胃痛218例,并随机分组,其中指压法治疗152例(治疗组)、肌注654-2治疗66例(对照组).现将临床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治疗组男性64例,女性88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7例.治疗组15~30岁85例,31~60岁51例,61岁以上16例;对照组15~30岁37例,31~60岁22例,61岁以上7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性别与年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9.
90.
正现代对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多重针轻灸。近年,陈日新等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实践,发现一种新反应点称为热敏点。热敏点对电、光、力、磁的能量刺激不甚敏感,而对艾热极为敏感。采用热敏点艾灸极易激发感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1]。大量医务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