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62.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当今微观整体研究的一项最新技术,现对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寻找中医证候的基因组、探索针灸作用机制以及研究中药疗效的基因表达谱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对脑心综合征(CCS)大鼠颈交感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mRNA和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CS发病的交感通路机制以及针刺对其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伪手术对照组6只,其余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尾状核复制CCS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12只再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6只。电针组大鼠电针"水沟"风府"内关"心俞"穴,每次20 min,每天1次,连续3 d。于实验72 h后观察脑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颈交感神经节NET mRNA以及大鼠心肌β1-AR mRNA表达。结果:①伪手术组脑和心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可见大量红细胞,部分血细胞溶解,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碎裂溶解或消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大量平滑肌断裂;电针组脑组织内红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脑组织轻度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仅有少量平滑肌断裂。②模型组NET mRNA相对表达量较伪手术对照组减少(P<0.01);电针组NET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③模型组β1-AR mRNA相对表达量较伪手术对照组减少(P<0.01);电针组β1-AR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①颈交感神经节NET mRNA表达下调可能参与CCS的发生发展,针刺早期防治可拮抗这种变化,能有效阻止NET mRNA表达下调;②心肌β1-AR mRNA表达下调可能参与CCS的发生发展,针刺早期防治可能直接干预β1-AR mRNA表达下调,或干预其上游调控因素NET mRNA表达的下调。这些可能是针刺防治CCS交感通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是根据我校办学实际,在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质量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医学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有益尝试,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院校一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新安医学特色,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等举措,注重培养学生的继承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既掌握传统中医学知识又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安医学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65.
口臭为影响人体美及社交活动的常见疾病。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口臭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49岁之间。病程5  相似文献   
66.
肥胖病针灸从脾论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肥胖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并能引发多种其它疾病。本文从中医理论探讨了针灸治疗肥胖病的机理。根据中医脾胃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及实验研究,阐述了肥胖病的治疗应以理脾为本。针灸治疗肥胖,以刺激人体局部经穴,而达至人体整体机能调节作用。同时提出了以健脾利湿为主的针灸减肥大法及临床具体的配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试析开发新穴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美启 《针刺研究》1998,23(3):243-244
新穴,一般是指新近发现的穴位。本文旨在分析现有新穴确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穴增加的流程,以使新穴的开发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新穴开发的意义回顾建国以来的针灸研究,在临床方面多侧重于验证经典穴位或穴组的疗效,在实验研究主要是研究经络现象、经典穴位的生理解剖学基础和针灸作用机理,对针具的改革包括刺灸法亦有部分涉及。对针灸作用规律探讨不多,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忽视了新穴的开发与应用,严重障碍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新穴的开发,一方面认识和把握体表内脏之间的关系,揭示人体内在本质的规…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熏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 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 6)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及TNF- α、IL- 1β、IL- 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和TNF- α、IL- 1β、IL- 6水平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络拔罐联合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学校定位,营造办学特色;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中医思维能力;根据中医学专业特点,发挥师承教育重要作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着重强调高等中医药院校要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要凸现人才培养的区域特色,提倡人才成长的个性化发展,努力探究中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