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徐永红  周红霞 《河北医药》2012,34(12):1854-1855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脑梗死,脑梗死具有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尤其是在急性期,如不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故探寻经济有效的疗法显得尤其重要.我院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依达拉奉,疗程不同,均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组比对照组大大节约了资金,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更值得推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无预测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发病6 h以内的老年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按发病时LDL-C水平分为LDL-C<2.49 mmol/L组和LDL-C≥2.49 mmol/L组,对2组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血肿体积进行对比分析,并于发病24 h复查头CT了解2组血肿扩大情况并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对脑出血血肿扩大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BP、DBP、血糖水平、PT、APTT、FIB、PLT、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L-C<2.49 mmol/L组的血肿扩大发生率高于LDL-C≥2.49 mmol/L组(34.21%vs 11.43%,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DL-C<2.49 mmol/L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LDL-C<2.49 mmol/L时提示血肿扩大风险较高,应及早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并观察各项指标与尿mALB的关系。结果微量清蛋白尿(MAU)组和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TG、TC、LDL-C、尿m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U组TG、TC、LDL-C及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与TG(r=0.57,P<0.01)、TC(r=0.61,P<0.01)、LDL-C(r=0.68,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AU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周红霞  姜树勤  吴宝英  甄真 《临床荟萃》2011,26(24):2184-2185
患者,男,47岁,2009年12月12日因明显消瘦、乏力,同时进食后胸骨后疼痛,恶心、畏食,尿量增多而就诊,无心悸、多汗等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1998年因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时输同型血,1999年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110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0U/L,给予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55.
过敏性紫癜(HSP)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系统性小血管炎,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部分表现不典型,急性期被误诊、误治,长期随访结果表示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肾受累患儿远期预后不良,数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早期认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急性症状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6.
自1994年2月~1999年12月,笔者自拟头痛饮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建立一种对发酵提取物中含卤有机化合物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方法 以改良的Beilsten法对含卤和不含卤的有机化合物纯品及发酵液提取物进行焰色反应,观察是否有阳性现象——绿色火焰呈现;同时研究了该法的检测基限和氯化钠对检测的干扰.结论 改良的Beilsten法适用于对含氯、溴、碘元素有机物的定性检测,其对卤元素的检测基限可达到微克级;通过适当的发酵液提取方式降低无机卤素的干扰后,该法可有效检测发酵提取物中含卤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8.
周红霞  徐永红  王月  何洪涛 《河北医药》2012,34(21):3290-3291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一直是研究重点,其中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保护治疗等,溶栓治疗由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抗凝治疗目前也被否定,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脑保护治疗因为时间窗限制不严格又有肯定疗效,而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疗程脑保护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婴儿血管瘤144例患儿,按照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不同并发症以及积极的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23例完成了全部随访过程,浅表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混合型治疗总有效率为45.23%,皮下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9.23%。结论咪喹莫特治疗婴儿血管瘤效果较好,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注意患儿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的不良反应,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晚期的一种表现,硬化治疗是此阶段最好的处理方式,本研究评价使用碘伏作为硬化剂对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0年间共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注入碘伏硬化治疗后的临床资料,总结碘伏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2例患者共完成112次硬化治疗,无一例因置管相关的死亡发生,最常见的副作用是41例(78.8%)患者发生轻度即刻胸膜疼痛。总的成功率达100%。结论本研究提示,碘伏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可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胸腔积液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