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观测五味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从而说明五味子多糖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脂代谢的作用。方法:应用比色法检测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从而探讨五味子多糖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脂代谢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多糖组大鼠血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多糖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水平,说明五味子多糖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脂代谢,从而发挥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着重回顾并分析了近20年来针刺治疗本病的文献资料,认为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以针刺最为广泛,但临床研究性报道较少,观察指标难以准确反映针刺的作用机理。有必要深入研究并以简便可行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该项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23.
在先秦时期,君臣佐使组方法则和药性组方法则被正式提出和确立。《内经》提出了君臣佐使组方法则和药性组方法则,并对药性组方法则中五脏若欲补泻组方理论和六气淫胜理论进行了详细阐释和分析。两种组方法则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为秦汉时期方剂组方法则的进一步实践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阐述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对大鼠脑梗死后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模拟人类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病理变化。以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检测为指标,进行术后24h、7天、14天、21天时各组间及组内的对比观察,从神经功能评分,行为学功能评分结果角度阐述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对大鼠脑梗死后行为功能的影响。结果:从各组大鼠感觉、运动及神经功能比较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能更好的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患肢肌力的作用;并且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康复,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能够改善大鼠脑梗死后行为功能,为临床上进一步采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提供客观依据,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祛湿健发饮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上蒸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脂溢性脱发(湿热上蒸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祛湿健发饮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湿健发饮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对大鼠脑梗死后FGF-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模拟人类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病理变化。以脑梗死后大鼠FGF-2mRNA阳性细胞表达结果的记录为指标,进行术后24h、7天1、4天、21天时各组的对比观察,从而阐述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对大鼠脑梗死后FGF-2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在脑缺血后24h模型组、康复组、针康组FGF-2mRNA表达均达到高峰,FGF-2mRNA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阳性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主要集中在缺血灶周围、缺血侧皮质及纹状体,FGF-2mRNA表达7天后回落,两治疗组均缓慢回落,针康组在21天时间点仍有较高表达。各个时间点模型组FGF-2mRNA的表达最少,针康组表达最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7.
<正>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在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血压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且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增高而增高[1]。65岁的老年人约20%在平卧起立时可引起血压下降,75岁以上者则约30%可出现此现象[2],严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颈通康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组(简称原方组)、颈通康组与针刺结合颈通康组(简称针药组),每组9只。模型组、原方组、颈通康组与针药组均采用颈动脉钳夹联合维生素D3注射、高脂饮食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颈部虽切开但不进行颈总动脉钳夹术。待造模成功后,原方组予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颈通康组予颈通康灌胃;针药组予颈通康灌胃,同时进行针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次/d,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干预结束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模型大鼠颈动脉组织中PI3K、AKT与NF-κB蛋白表达情况;应用PCR分析模型大鼠颈动脉组织中PI3K、AKT、NF-κB mRNA表达情况;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模型大鼠颈动脉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PI3K mRNA、Akt mRNA、NF-κB m...  相似文献   
29.
针灸“治未病”最早见于《素问》,随后经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渐成体系。在“未病”之时采用针灸方法作用于腧穴,以对人体阴阳、经络等进行调节,提高机体的抗病和应变能力,从而预防疾病。有研究证实此过程与人体的多系统调节相关,并通过内源性适应机制产生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针灸“治未病”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内、外、妇、儿较多病证的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观察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均连续针刺10 d后休息1 d,以此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