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了解广州地区孕妇维生素D水平,为广州地区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12月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孕妇孕期补钙情况,然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25(OH)D含量,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为(54.47±17.48)nmol/L,其中血清25(OH)D水平良好组644例,占11.2%,缺乏组与不足组5 104例,占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1~35岁组、36~40岁组孕妇25(OH)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妊娠的进展,维生素D水平需求不断增加,其中早期组与中期组、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孕期补钙较未补钙孕妇血清25(OH)D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广州地区孕妇的维生素D尚属不足水平,孕妇孕期补钙效果明显,为确保满足母体和胎儿维生素D的需求量,促进母婴健康,应重视妊娠期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糖代谢和胰岛素水平的改变。方法 173例PCOS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PCOS非肥胖组(BMI〈25kg/m2)、PCOS肥胖组(BMI≥25kg/m2)和42例正常对照组,各组均做口服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非肥胖组的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1、2和3h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COS肥胖组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2和3h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COS非肥胖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OS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口服糖耐量试验是用于监测育龄妇女PCOS患者糖代谢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3.
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及孕龄期妇女中发生率均较高,为5%-10%,在无排卵性不孕妇女中约占75%,多毛妇女中可达85%以上。临床表现为:(1)月经失调:月经稀发、经量少或闭经;(2)不孕;(3)男性化表现;(4)肥胖;  相似文献   
45.
miRNA作为一类短序列非编码单链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在细胞的生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与胰岛素分泌以及血糖调控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miRNA的水平还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潜在的靶向治疗价值.因此,对于miRNA...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浆EBV 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就诊、病理确诊的65例鼻咽癌作为治疗前组,经我院放疗科治疗后,分别于放疗结束后3、5、8个月来我科系统复查的病人作为治疗后组,将同期行健康体检的29例作为对照组,共3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组的空腹血浆EBV DNA进行检测。结果3组间血浆E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阳性病例全部有鼻咽癌复发,阴性病例没有复发;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血浆EBV DNA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记,其阳性的病例有较高淋巴结侵袭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主动免疫联合中药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107例,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组(免疫组)41例,主动免疫结合中药治疗组(联合组)46例,中药治疗组(中药组)20例。免疫治疗每个月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封闭抗体转阳率,收集三组患者2个疗程后妊娠结果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包括足月分娩率,妊娠>20周、再次流产和未妊娠的人数。结果治疗后回访妊娠结果显示,免疫组妊娠结果成功率为65.9%,转阳率为56.1%;联合组妊娠结果成功率为84.8%,转阳率为89.2%;中药组妊娠结果成功率为25.0%,转阳率为35.0%。联合组妊娠成功率和转阳成功率均高于免疫组和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主动免疫联合中药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封闭抗体的转阳率,有助于提高再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