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青春期女性初潮后需要1.5~6年时间(平均4.2年)建立稳定的月经周期性调控机制。由于该时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卵泡刺激素(FSH)呈持续低水平,虽有卵泡生长,但不能发育为成熟卵泡,合成、分泌的雌激素量未能达到促使血黄体生成素(LH)高峰释放的阈值,故无排卵。此外,青春期少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黏膜部微生物组学分析的DNA抽提方法.方法:评价玻璃珠机械破碎法+溶菌酶裂解法结合DNA提取试剂盒法(Beads+ Lysozyme+ QIA法)和溶菌酶裂解法结合DNA提取试剂盒法(Lysozyme+ QIA法)对9例鼻咽拭子和5株常见细菌的DNA提取效果.利用NanoDrop 2000测定DNA的浓度;以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分析DNA的生态结构多态性.结果:两种方法对鼻咽拭子总DNA提取量无明显差别(P=0.288);T-RFLP结果显示,Beads+Lysozyme+ QIA法可得到92种末段限制性片段(T-RF),高于Lysozyme+ QIA法所得的43种,Beads+ Lysozyme+ QIA法SDI为(2.34±0.43)明显高于Lysozyme+ QIA法(1.61±1.09)(P=0.03),Beads+ Lysozyme+ QIA法可以获得更丰富的T-RF;Beads+ Lysozyme+ QIA法在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中可获得更高的DNA提取量(均P<0.05),在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化的拭子提取细菌DNA的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反映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偏倚;有利于黏膜部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检测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其可能在鼻咽癌临床早期分子生物学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12/54)和46%(25/54),二者总检出率为48%(26/54),26例甲基化的癌组织同时出现二者甲基化为11例;而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结论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关系,为鼻咽癌早期事件,有望成为早期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标志物,将来还可能作为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二者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检测P14ARF和P16 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分析探讨其在鼻咽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0.4%(11/54)和46.3%(25/54),二者总检出率为48.2%(26/54),26例甲基化的癌组织同时出现二者甲基化为10例;而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结论:鼻咽癌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为早期事件,有望成为早期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标志物,将来还可能作为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二者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和评估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变化。方法 选取48例口服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和对照组,随访16周,两组患者均接受2次/d的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共接受9次访视,由教育护士进行强化教育与管理,鼓励患者有问题主动咨询医护人员;对照组共接受6次访视,由教育护士按照各个医院日常行为规范对患者进行教育。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C-P)、7点血糖谱和行为认知改变等有效性指标及低血糖、不良事件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HbA1c、7点血糖谱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或P<0.05)、行为和认知改变更明显;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空腹C-P无显著差异(P>0.05),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后血糖整体控制情况更佳,有更好的行为和认知改变,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浆EBV 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就诊、病理确诊的65例鼻咽癌作为治疗前组,经我院放疗科治疗后,分别于放疗结束后3、5、8个月来我科系统复查的病人作为治疗后组,将同期行健康体检的29例作为对照组,共3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组的空腹血浆EBV DNA进行检测。结果3组间血浆E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阳性病例全部有鼻咽癌复发,阴性病例没有复发;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血浆EBV DNA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记,其阳性的病例有较高淋巴结侵袭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为一类特殊的T 淋 巴细胞亚群,因能够有效抑制自体免疫活性、预防人类的自体免 疫性疾病而受到广泛关注.Tregs 通过对其他免疫细胞的负调 节发挥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已知Tregs 主要分为两类,天然的 Tregs(nTregs)以及外周抗原诱导的Tregs(iTregs).nTreg 是源自 胸腺的CD4 +CD25 +T 细胞,大约占外周CD4+T 细胞的5% ~ 10%[1] ,主要通过细胞间相互接触发挥免疫调节作用.iTregs 为 外周CD4 +CD25 -Treg 细胞由小剂量抗原或免疫抑制性细胞因 子诱导而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Foxp3+iTregs[2] ,包括Tr1、Th3 等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0 和TGF-β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并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发病危险因素,并构建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22年1—12月在广州市某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诊治的10~18岁NSS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1∶1的设计原则,在病例所在学校相同班级中招募性别相同、学习成绩大致相当的同学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青少年一般资料、生理因素及进行量表评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青少年NSSI发病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分析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病例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人,2组10~18岁青少年人格特征-神经质、人格特征-外倾性、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心境障碍、社会支持、校园欺凌、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负性生活事件情况、童年创伤经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D-RISC评分(OR=0.882)、SAS评分(OR=1.121)、SSSA评分(OR=0.871)、FES-F评分(OR=0.889)、FACESII-CV评分(OR=0...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山东省4个城市35~75岁的2158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正常高值血压865名。按受试者血压及血糖水平,分为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Ⅰ组,n=510)、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Ⅱ组,n=278)、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尿病组(Ⅲ组,n=77)。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结果 32.1%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出现糖调节受损。Ⅱ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年龄、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TG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或P<0.01),腰围、CHOL、LDL-C显著高于Ⅰ组(P<0.01),HDL-C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肥胖、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5),合并2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上升(P<0.05或P<0.01),年龄(OR=1.04,95%CI:1.02~1.05)、BMI(OR=1.05,95%CI:1.01~1.10)、LDL-C(OR=1.22,95%CI:1.02~1.46)是糖调节受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合并糖调节受损常伴发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随着年龄增加,BMI、LDL-C水平的升高,患糖调节受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