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亚健康人群100例为亚健康组,口服迈之灵片,300mg/次,每日二次,连续一个疗程(30天)。另选1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保持正常生活和饮食。采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照组、亚健康组治疗前后的足甲襞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等的变化,分析迈之灵的临床疗效。结果: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微血管清晰度下降,管襻数目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各种微血管直径均变小,管襻内血流速度减慢(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增多。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微血管清晰度升高,管襻数目增多,输入枝及输出枝增长,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管径增大,管襻内血流速度增快(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减少。亚健康症状减轻,总有效率96%。结论:迈之灵片对亚健康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解决分化型甲状腺癌(DHC)术后碘131隔离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获取的局限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12月DHC术后在我科行碘131隔离治疗的21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7例),观察组应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辅助医护人员从隔离环境、隔离注意事项、饮食、用药指导、出院指导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对机器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92.66%)和满意度(97.25%)显著高于对照组(76.64%,83.18%)。[结论]机器人在DHC术后碘~(131)隔离病房的应用,能帮助病人获取更多健康教育知识,减少医护人员核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95.2%,对照组为50.0%和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4.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群来自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因其兼具可跨越个体及种属的免疫调节特性,而在组织再生及免疫损伤修复领域被视为重要的种子细胞[1].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脑多肽)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的疗效。方法窒息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2例)及常规组(28例)。常规组采用脑多肽2 mL/d,加入葡萄糖液静点,连用10 d为1个疗程。联合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EPO 300 IU/(kg.次),隔日1次,连用6次。对2组早期(治疗0,12,24,48,72 h)的新生儿神经学评分,生后7,14,28 d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生后3,6个月智能发育评估(CDCC)及6个月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24,48及72 h的神经学评分较常规组及治疗前、治疗12 h均显著降低(P均<0.05);生后14,28 d时联合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3个月与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EPO与脑多肽联合应用对HIBD可发挥明显的短期和较长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PDGF-BB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成纤维细胞中ROS的影响及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特点。方法:利用CCK-8法检查不同浓度PDGF-BB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治疗最佳浓度;PDGF-BB预处理成纤维细胞48h后,利用UVB体外重复照射构建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装载活性氧(ROS)检测探针,利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和检测各组ROS的表达。结果:PDGF-BB预处理辐照组(UVB+PDGF-BB组)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的着色比率低于U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VB诱导的应激性老化中,UVB组ROS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DGF-BB预处理辐照组(UVB+PDGF-BB组)ROS表达显著低于UVB组(P0.05)。结论:PDGF-BB可降低UVB介导的光老化成纤维细胞中ROS的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通路探究葫芦巴碱对脑梗死大鼠认知障碍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8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造模后分为模型组、葫芦巴碱低剂量(低剂量)组(葫芦巴碱50 mg/kg)、葫芦巴碱高剂量(高剂量)组(葫芦巴碱100 mg/kg)、葫芦巴碱+EX-527组(100 mg/kg葫芦巴碱+5 mg/kg 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每组18只;另取18只大鼠为假手术组。采用生化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乙酰化FoxO1(Ac-FoxO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活性氧阳性细胞数、丙二醛、Ac-FoxO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在目标象限中的时间、穿越平台次数、SOD和GSH-Px活性以及Sirt1、FoxO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对食源性肥胖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将31只食源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利拉鲁肽组(n=10)、联合组(n=10),另取10只健康大鼠做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腹腔注射0.6 mg·kg-1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组腹腔注射0.6 mg·kg-1利拉鲁肽注射液+2 mg·kg-1茴香霉素,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周。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脂指标;以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丘脑组织p38 MAPK、p-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利拉鲁肽组、联合组、对照组、模型组的体脂比分别为(3.34±0.35)%、(3.61±0.38)%、(2.38±0.25)%和(3.94±0.41)%;三酰甘油(TG)分别为(1....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针刺、中药及针药结合治疗干眼合并视频终端综合征(CV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干眼合并CV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8例,剔除1例)、针刺组(38例,脱落1例)、中药组(38例,剔除1例)和西药组(38例,脱落1例)。西药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针刺组针刺双侧太阳、攒竹、风池、期门、合谷等,每日1次;中药组口服益气聪明汤配方颗粒,每日1剂;针药组予针刺结合益气聪明汤配方颗粒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非侵犯性第1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 f)、非侵犯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 av)、泪河高度(TMH)、眼表疾病症状指数(OSDI)评分及CVS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NIBUT f、NIBUT av、TMH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针药组、针刺组NIBUT f、NIBUT av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针药组、中药组TMH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OSDI评分、CVS各项积分及总分(除西药组头部症状积分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OSDI评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对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Colon26肿瘤细胞。根据所用培养液外加葡萄糖和胰岛素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所用细胞分为4组(12亚组),培养48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6浓度。结果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的亚组和其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的亚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其他亚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5mmol/L的葡萄糖可显著增加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IL-6;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IL-6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