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自出生前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拔罐、TDP照射,温针久以及放血疗法治疗。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治疗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气道廓清技术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道廓清技术排痰,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传统体位引流排痰.记录患者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排痰量、气体交换指数及胸部X线片浸润情况,比较组间临床肺部感染评...  相似文献   
14.
15.
脑梗死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对I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优选方案及其机理.方法:将63例脑梗死病人按正交设计方案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行针次数(A)、留针时间(B)、针具(C)、穴位(D)4因素及相应的3水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D、A对两者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P<0.01);B有明显的影响(P<0.05);而C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影响不大(P>0.05),对IR改善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P<0.01);D是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调督为主针法、行针2次、留针60分钟是这个实验中的最佳方案;对IR的良性调整作用是其获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周开斌 《中国康复》2012,27(2):93-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均给予Bobath法、运动再学习、Rood技术等常规运动及感觉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注射等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法的感觉和运动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0d后,2组FMA评分感觉及运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76.92%,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综合治疗不仅有利于感觉功能恢复,而且对提高运动功能及改善血液黏稠度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用补肾健脑针法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脑瘫严重程度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增高,脑瘫严重程度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