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新生与迁移的机制。 [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CI)组、奥拉西坦(200 mg/kg)组和奥拉西坦(200 mg/kg)+AMD3100(5 mg/kg)组,每组25只。采用电凝法制作局部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1、7、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检测梗死区细胞存活,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区SDF-1α、CXCR4蛋白水平。造模后1~7天,连续腹腔注射BrdU(50 mg/kg),14天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SVZ区BrdU+Nestin+、BrdU+DCX+细胞数量。造模前5天,大鼠SVZ区注射携带GFP的反转录病毒,14天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梗死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将C17.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奥拉西坦组(终浓度为200 mg/L)和奥拉西坦(终浓度为200 mg/L)+AMD3100(终浓度为100 μmol/L)组。采用OGD制作细胞缺血模型,12 h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rdU+/Nestin+、BrdU+/MAP-2+细胞数量,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减少,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CI组相比,奥拉西坦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增多,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梗死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奥拉西坦组相比,奥拉西坦+AMD3100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减少,CXCR4蛋白水平降低,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减少(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增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GD组相比,奥拉西坦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增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奥拉西坦组相比,奥拉西坦+AMD3100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XCR4蛋白水平降低(P<0.05)。 [结论]奥拉西坦可能通过激活SDF-1α/CXCR4通路,促进SVZ区神经干细胞迁移至缺血区,以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对收治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进行疗效对照.(2)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各期脑血管病的疗效比较.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显著、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的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03.
通过调查5.12地震陇南地区的伤情,对头部受伤者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得到启发,为今后应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对照组采用假针刺,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所有病例均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儿童功能独立检查(WeeFIM)作观察指标,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MFM评分、WeeFIM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GMFM评分、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医院眼科投诉原因、处理方式和赔付情况,为提高眼科服务质量、合理处理眼科投诉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43例眼科投诉进行分析.结果 443例眼科投诉中,服务类投诉349例,主要集中在就诊流程和患者原因上,医疗类投诉94例,主要集中在白内障手术和眼底手术上;处理途径方面,医患双方协商422例,...  相似文献   
106.
替代评价方法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与Olympus AU5400测定ChE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GP29-A文件,对室间质评中无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ChE分别在Olympus AU5400和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双份重复测定,样本n=20,浓度尽可能分布于检测项目的整个分析检测范围(AMR)内,计算各自的均值、均值的差值及允许差异值(D)。结果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病人血清ChE均落在Olympus AU5400允许差异值(D)范围内。结论两个型号的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hE能得到一致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焦氏头针取穴方法,运用电针治疗急性中风偏瘫病人90例,将病人分为3组,分别刺激血管舒缩区、运动区和平衡区,进行即刻效应的观察。结果表明,运动区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个区,经统计学处理<0.01,提示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与头皮表面相关的取穴方法是有一定的解剖生理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如何解决乡镇卫生院“经济困难,技术不足,后继乏人”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们有选择地走访了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中心卫生院、浙江省富阳县城阳医院及安徽省马鞍山市向山区杜塘乡中心卫生院等乡镇卫生院,做了一点调查。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人中"穴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百会""人中",频率15 Hz、强度为1 mA的连续波,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天。用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皮质缺血区脑组织Gasdermin D (GSDMD) mRNA和Gasdermin D蛋白的氮端(GSDMD-N)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上升、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脑脊液IL-1β、IL-6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皮质缺血区脑组织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排列紊乱,部分神经细胞消失,胞核固缩,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脑梗死体积减小,脑脊液IL-6和IL-18含量明显减少,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及神经细胞数量丢失程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电针"百会""人中"穴能使CIRI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脊液炎症因子和皮质缺血区脑组织细胞焦亡底物蛋白GSDMD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