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背景:前期实验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不仅孔隙率、孔径、机械强度等性能符合人工骨材料的要求,并且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贴附、增殖作用.目的:进一步探讨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及成骨特点,评价其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随机植入成年新西兰白兔1.5 cm的桡骨缺损及一侧臀肌内,并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动物局部反应,检测血钙值;植入后6,8,12,16周取骨缺损处标本作X射线、骨矿含量、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臀肌处标本仅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不同时期组织反应、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结果与结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血钙值无明显变化;骨缺损内骨矿含量在植入6~16周内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X射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成骨方式主要是骨传导成骨,至植入后16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而空白对照骨缺损断端仅有少量骨修复,形成骨不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即开始其降解过程,12周以后材料周围出现较多吞噬有材料颗粒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6周时仍有部分材料未降解吸收.结果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成骨能力,可以在体内逐渐发生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52.
复方丹参液川芎嗪在颈椎过伸性颈髓损伤早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选择对象符合以下条件 :(1)受伤时均有颈部过伸而无牵张反射到过屈的过程。 (2 )入院时间在伤后 1周以内。 (3 )均行X线和MRI检查 ,显示无颈椎骨折脱位 ,但有颈髓水肿和脊髓挫伤征象。1.1 观察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46.2岁 ,酒后跌倒 6例 ,坠落伤 8例 ,坐车时汽车急刹车损伤颈部4例 ,有呼吸困难者 2例。Frankel分级 ,A、6例 ,B、9例 ,C、3例 ,颈髓损伤平面 :C3 1例 ,C4 2例 ,C54例 ,C69例 ,C72例。1.2 对照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3 1~ 68岁 ,平均 42 .3岁。酒后跌…  相似文献   
53.
目的:报告我院收治56例12岁以下地震儿童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儿童地震伤员的受伤情况、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12岁以下地震儿童伤员平均8.4岁,四肢躯干骨折40例次,胸、腹、头颅损伤14例次,软组织损伤18例次,休克3例。根据ISS评分,轻伤(〈16分)42例(75.0%),重伤(16~24分)14例(25.0%)。四肢及骨盆骨折全部愈合,18例皮肤软组织损伤经清创术,16例一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愈合。9个肢体截肢后,3—6个月安装假肢并开始下地活动,56例全部治愈。结论:儿童地震伤员的治疗以功能重建、简单有效、创伤小为原则,心理疏导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总结我科2002~2006年收治116例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使用标准方案3HRSE(Z) / 6~15HRE(Z)进行化疗,手术指征的确定与术式的选择主要基于脊柱结构的破坏程度(包括后凸畸形)、脊髓受压、脊柱稳定性的判断.结果:单行保守治疗65例,手术51例.31例出现化疗相关的并发症,对症或改换药物后缓解.病灶清除、脓肿引流、置管冲洗术共12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共3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一期内固定术共36例.除19 例失访外,其余97 例获得2~6 年(平均2.2年)随访.随访期内结核病灶控制满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凸畸形矫形满意.结论:正规化疗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基础,手术目的主要是重建破坏的脊柱,脊柱的破坏程度是手术指征、术式选择的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55.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最优预防措施。方法 :查阅近期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具有各种高危因素的患者尤以为甚。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创伤患者,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早期防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钛制 ARRIF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钛制ARRIF对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其复位固定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法从复位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钛制ARRIF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ARRIF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0 ml左右,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矫正21°(P<0.01),脱位的椎体在矢状面水平位移平均矫正27.2%(P<0.01).没有出现断钉、断杆及拔钉等并发症.结论钛制ARRIF能方便地对不同类型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同时能在术后进行MRI与CT检查,是一种固定较为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58.
抗感染药致药疹73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诊断确切的由抗感染药引起的药疹734例,采用临床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其致病药物,在此基础上对其疹型及致病药物种类进行了分析。发疹型药疹最为常见,其次为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或全身过敏症多见于用β内酰胺族药物之后,固定性红斑多见于用磺胺类之后。致病药物中β内酰胺族最常见,其次为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亦较常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4例采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骶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骨盆损伤恢复情况Majeed评分,末次随访时骨盆X线片及CT资料上的骨折复位、内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3.5~4.6 h,平均4.0 h;术中出血量550~960 mL,平均770 mL。术后Gibbons评分为(2.00±1.07)分,较术前的(3.00±0.75)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jeed评分系统量化评估盆骨损伤恢复情况,优9例,良4例,可1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骨盆X线片及CT示内固定在位,无断裂、松动,骶骨骨折及骨盆前环骨折完全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0.
闫军  周劲松  孙成良  胡波  李雷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6):503-505,50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12例,Ⅳ型7例。闭合复位,经皮置入PFNA。结果手术时间32~75min,平均46.40min。术中出血量60~140mL,平均84.3mL。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及退出、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依照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标准评估,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PFN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