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CD44+/CD24-表型与BRCA1及basal-like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石蜡标本共217例,根据免疫学标志物把217例乳腺癌划分为5类分子亚型:basal-like型、luminal A型、luminal B 型、Her2过表达型和normal breast-like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5/6、BRCA1和CD44/CD24双染的情况,分析CD44+/CD24-表型与basal-like乳腺癌及BRCA1相关性乳腺癌的关系。结果:217例乳腺癌标本例中,luminal A型130例、luminal B型15例、HER2过表达型21例、basal-like型29例、Normal breast-like型22例。BRCA1相关性乳腺癌57例。basal-like乳腺癌组织中BRCA1缺失率86%(25/29),明显高于乳腺癌其他分子亚型(P<0.001)。basal-like乳腺癌组织中含CD44+/CD24-肿瘤细胞者20例 (20/29,69%),明显高于乳腺癌其他分子亚型(P=0.003);BRCA1相关性乳腺癌中含CD44+/CD24- 肿瘤细胞者53例(53/57,93%)。结论:BRCA1基因突变与basal-like乳腺癌有关;CD44+/CD24-干细胞表型主要存在于basal-like乳腺癌及BRCA1相关性乳腺癌中。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诱导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表达CD44+/CD24-/low表型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是分别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两个重要钙黏蛋白,癌细胞从E-cadherin表达向N-cadherin表达转移是EMT的一个重要机制,此钙黏蛋白转移增加了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癌边缘2~5 cm)、58例乳腺癌组织及18例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表达率分别为6.7%、10.0%、41.4%和44.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0.0%、51.7%和33.3%,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5.0%、44.8%和55.6%,3种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low表型表达与E-cadherin及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与E-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较强,与N-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相对较弱.E-cadherin 表达与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CD44+/CD24--1/low表型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及N-cadherin蛋白反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E-cadherin向N-cadherin转化及CD44+/CD24-/low表型表达增加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莫敖  吴诚义 《重庆医学》2005,34(12):1792-1794
Apigenin是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化学名称为4,5,7-三羟基黄酮(4,5,7-trmydroxyflavone),最初对Apigenin研究仅局限于抗炎、中枢神经镇静等方面,直到Wang等发现芹菜素能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浆并激活capase-9的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内caspase-3蛋白酶活化,引起细胞凋亡后,才开始关注其在抗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正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于2018年6月21—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中西医学界300余家医院、近1 000名消化领域专家参会。会前成立了16个专家委员会,分别为:食管早癌、胃早癌、大肠早癌、胃食管反流病、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非静脉  相似文献   
95.
0 引言临床上90%的肿瘤患者死于肿瘤的转移,故对转移的研究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筛选高危患者,预测其术后远处转移并合理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联合检测Vimentin和MMP-3在8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癌基因(CerbB-2)等的关系,以寻求更有效、更合理的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6.
养元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解酒和保肝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养元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解酒和保肝作用。方法:通过连续6周ig食用酒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给酒的同时ig给予养元饮。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乙醇和乙醛含量,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活力和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使用比色法测定,取适量肝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养元饮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清中乙醇和乙醛含量,其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肝脏中ADH水平,作用优于海王金樽。养元饮同时有降低血中ALT和AST活性作用。结论:养元饮主要通过提高ADH活性降低乙醇浓度,同时防止肝脏转氨酶入血从而达到保护肝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分布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西京医院儿科哮喘中心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4 62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19种常见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allerge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sIgE)的检测。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将其分组,比较过敏原在不同组间的分布特点。  结果  4 622例儿童对19种过敏原的总体阳性率为62.8%,按高低排序依次为牛奶24.2%、霉菌组合18.0%、狗毛皮屑16.7%、户尘螨16.4%、猫毛皮屑11.7%、腰果10.7%、草类组合10.6%、鸡蛋白8.8%、屋尘7.8%、树类组合7.7%、苋5.6%、桑树4.9%、芒果3.6%、牛肉3.2%、蟑螂2.8%、蟹2.1%、虾1.5%、菠萝0.8%、贝0.3%。按性别分析,男性患儿过敏原阳性率比女性患儿高。按年龄分析,大致呈现随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上升、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下降的趋势。按地区分析,陕南地区就诊患儿户尘螨阳性率、陕北地区就诊患儿草类组合阳性率、关中地区就诊患儿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高于其他地区。按聚类及相关性分析大致可将19种过敏原分为4类,其中树木组合、桑树与苋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芒果与桑树、苋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虾与蟹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其余大多过敏原之间存在轻度或微弱相关性。  结论  就诊于西京医院儿科哮喘中心的陕西地区4 62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中,男性患儿对过敏原敏感性更高。随年龄增长,大致呈现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上升、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下降的趋势。过敏原分布存在地区差异。部分过敏原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与交叉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制备盐酸表柔比星长循环热敏脂质体(EPI-LTSL)并进行处方优化,考察其体外热敏释药性质。方法pH梯度法制备EPI-LTSL,葡聚糖凝胶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测定包封率,HPLC测定药物含量。进行优化处方,采用荧光淬灭法测定脂质体的体外热敏释药率。结果优选处方制备的EPI-LTSL为半透明橘红色,磷脂质量浓度为75mg.mL-1,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肉豆蔻酰溶血磷脂酰胆碱(MSPC)摩尔比为82:8;药脂比为1:10,平均粒径小于100nm,载药量大于2mg.mL-1,包封率99%,相变温度为42.76℃。EPI-LTSL37℃水浴15min的累积释药小于5%,而43℃水浴4min的累积释药达到90%以上。结论制备的EPI-LTSL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热敏释药性质良好。采用荧光淬灭法测定EPI-LTSL体外热敏释药率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99.
MicroRNA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就MicmRNA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阐述MicmRNA的牛物学特性和牛物功能,MicmRNA作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MicroRNA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与肿瘤侵润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对在过去1年中所完成的1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床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按术中胆床裸露肝组织的范围,将胆床损伤分为3度:Ⅰ度49例,无肝组织裸露,胆床纤维膜完整;Ⅱ度90例,裸露肝组织小于1/2胆床面;Ⅲ度39例,裸露肝组织大于1/2胆床面。作者认为:胆床损伤分度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否顺利进行及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并发症预防的关键是保留完整的胆床纤维膜,胆床伤在Ⅲ度或Ⅱ度伴有深的裸露肝组织时,应置肝下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