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IBS-D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结合近几年研究,概述中医药治疗IBS-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调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温肾助阳法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肾阳虚证中的可能机理。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收集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肾阳虚证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治疗疗程为14天,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结束后第14天进行临床症状、CD3、CD4、CD8、CD4/CD8检测,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总体疗效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经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P>0.05);③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①调肠方能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②调肠方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肾阳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③调肠方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续名医类案》系清代魏之琇编著,全书共36卷,分345门.本书集录了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病的验案,有关中医的各种病证基本备列.书中所载危急病案较多,有关腹部暴痛的病案就有39例.原因有寒暑之邪、时行疫痢、霍乱、伤食、虫积、气滞、血瘀、久病体虚、前医误治所致等.治法有温中祛寒、补中益气、调气行滞、消导攻下、安蛔、化湿等.在这39例腹部暴痛的病案中,属寒属虚,治以温(补)之法而获效者达21例之多.笔者仅就这21例腹部暴痛病案的类型、属性及治疗,分别探讨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15.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路志正教授精通中医典籍,对脾胃学说的研究造诣尤深,行医60余年,形成一套独特的临床经验。路老师善用调理脾胃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其中运用调理脾胃法辨治胸痹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组成部分。现就笔者学习心得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吴耀南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30余载,擅长于内科疑难病证辨治,尤专于治疗消化系统疾患,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吴耀南教授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逍遥散化裁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息肉易发生癌变,故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症具有重要意义.吴耀南教授认为消化道息肉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或外感六淫等导致脏腑阴阳失调,阳不化阴,阴气凝聚而成,临床上采取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消化道息肉颇获成效.文章主要介绍吴耀南教授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基础,运用阳和汤论治消化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该病的优化方案。方法将62例出血程度为中度且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血瘀证的PU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自拟方和云南白药口服、黄芪注射液及炎琥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止血芳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黑便、痞满、乏力症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大便隐血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出血程度为中度且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血瘀证的PUB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吴耀南  苏晓芸 《光明中医》2012,27(3):608-611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有否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与舌象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CSG患者600例,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含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脾虚气滞、脾虚湿热、寒热错杂、脾虚湿热血瘀八个证型;按有无Hp感染分为Hp(+)和Hp(-),观察它们的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CSG证型的改变.②舌象提示,CSG以脾胃虚弱(含虚寒)型最多(261/600,43.5%).③CSG伴有Hp(+)者(320/600,53.3%)辨证属脾虚湿热血瘀证为多.结论 ①舌象能反映CSG证型的变化规律;②治疗CSG要注重健脾扶正,不宜单纯攻邪;③扶正祛邪和抗Hp要重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