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1阵发性房室阻滞概述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是比较独特而危险的房室传导阻滞,在此类患者中,1:1的房室传导(偶尔2:1房室阻滞)时会突然转变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在房室传导恢复或次级起搏点产生逸搏之前,常有一段心室停搏时期。心室停搏时期往往因逸搏心律延迟发生而延长,从而产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72.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10,29(5):371-374
一、物理诊断最能诠释医学之美 临床实践中的物理诊断,无论是西方的“视触叩听”还是东方的“望闻问切”,最能诠释医学之美,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物理诊断就是通过视、触、叩、听和嗅5种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许多常见病通过简单的病史和体检即可诊断。对于疑难复杂的病症,在熟悉病史和完善体检的情况下可帮助临床医师缩小鉴别诊断范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3.
我院最近收治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时出现J波,经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发现J波的大小与体温相关,体温越低J波越明显、越大,体温恢复正常后J波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4.
"巨R波形"ST段抬高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往临床上根据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ST段移位及T波改变,将心肌梗死分为急性、亚急性和陈旧性3个阶段。但近年来发现,在本病早期,心电图多不能显示心肌梗死的典型图形,往往只有ST-T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罕见的“巨R波形”ST段抬高(简称巨R形ST段)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5.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的若干新概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临床上急性心包炎常以听到心包摩擦音和(或)有心包积液而作出诊断,约90%的患者可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段抬高及PR段偏移较为特异。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的若干新概念,着重讨论PR段偏移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6.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腹部高难度手术之一,对手术技巧、团队配合等要求较高。其中,因胰腺钩突部位解剖深在、暴露困难,钩突的处理为LPD的难点;钩突及胰腺系膜的完整切除,成为LPD的关键。笔者团队通过探索、改进、优化LPD手术路径和技术细节,在开展多角度动脉入路的基础上,应用中间、左后组合入路,原位精准处理关键血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实现钩突和胰腺系膜安全、完整切除。该技巧能适应不同难度的钩突切除,并且符合肿瘤手术学“No touch”理念。  相似文献   
277.
吴祥  胡琦  单良 《海南医学》2006,17(10):22-23
目的 探讨大剂量VitC与VitE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 将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抗感染、止咳、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60例使用常规抗感染、止咳、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VitC300mg/(kg·d),VitE10mg/(kg·d)(每天总量不超过200mg),用至出院,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较对照组快,能缩短病程,疗效满意.结论 VitC与VitE两者合用,能有效缩短支气管肺炎病程,适合作为支气管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78.
槲皮素眼膏的制备及稳定性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槲皮素眼膏的处方、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眼睛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并对槲皮素眼膏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用分光光度法对眼膏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是可行的。眼膏中的槲皮素含量在高温、强光照射和高湿度条件下都有所下降。据此为槲皮素眼膏制剂配方及工艺、保存条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79.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形成的阵发性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祥 《心电学杂志》1999,18(1):57-61
一、简史1975年,Wu等首次报道1例心房起搏冲动经房室结快-慢径路同步传导引起双重性心室反应.1979年,Caapo报道1例窦性心律自发性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引起的阵发性非折返性心动过速.1980年Gomes等对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电生理研究,并指出普鲁卡因酰胺可改变房室结快-慢经路顺向传导速度和不应期,致使心房起搏冲动能同步下传引起双重性心室反应.1983年Sutton等报道2例窦性心律自发性经快-慢径路同步传导形成  相似文献   
280.
患者男性 ,82岁。因黑便 2 d于 1998年 12月 2 1日入院 ,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 ,入院体检 :神志清楚 ,心率 77次 /m in,心律不齐 ,可闻及期前收缩 ,A2 >P2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呼吸音清晰 ,腹部无抵抗 ,肝脾未触及 ,无异常肿块触及。入院时常规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图 1)。图 1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交界性双径路传导   长 导联心电图示窦性 P波基本匀齐 ,PP间距 0 .78s,心率 77次 /min,QRS波呈 q Rs形 ,T波略圆钝 ,上下两行各出现 1次宽大畸形 QRS波 ,QRS时限为 0 .16 s,考虑是室性期前收缩 ,本例 PR间期呈长短两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