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GST-π与结肠癌的耐药、生物学行为及诊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32例正常结肠粘膜、20例结肠腺瘤、30例畸形胎儿结肠粘膜组织中GST-π的表达。结果:83例结肠癌GST-π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6.46%。GST-π在结肠癌、畸形胎儿结肠粘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粘膜及结肠腺瘤(P<0.01)。结论:检则GST-π的表达可能用作结肠癌的诊断和监测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为降低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刺激性、提高经皮渗透性,筛选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载体,为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醇质体、胶束、凝胶等制剂,采用动态透析释药法考察雷公藤甲素不同剂型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考察雷公藤甲素不同剂型体外经皮渗透性能;通过皮肤刺激性实验评价雷公藤甲素不同剂型皮肤刺激性减毒效果。结果 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醇质体、胶束、凝胶8 h累积释放度分别为(51.40±1.19)%、(100.67±1.37)%、(89.25±4.27)%、(42.61±4.27)%,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6±0.02)、(0.48±0.04)、(0.44±0.03)、(0.27±0.02)mg/cm2。皮肤刺激性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醇质体、胶束均呈轻度刺激性,而凝胶为中等刺激性。结论 雷公藤甲素不同剂型有着不同特性,相较醇质体、胶束、凝胶而言,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有良好的缓控释作用和经皮渗透效果,同时能显著降低雷公藤甲素的皮肤刺激性,是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最佳剂型。  相似文献   
43.
p-糖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糖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沈金辉吴璇蔡广玲曾绍文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DR基因与结肠癌的关系,为结肠癌的防治提供客观的依据。1材料和方法选用1992~1995年间本院结肠癌根治术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产妇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 将从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某院进行规律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期女性720例作研究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非妊娠期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研究组不同妊娠周期以及对照组的各项凝血功能参数水平,分析妊娠期女性静脉栓塞和产后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2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用药4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vs. 80.00%,χ2=4.507,P=0.034)。用药4周后,2组VEGF、bFGF及E2、P水平高于用药前,ER、PR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JSB1、C219、C494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结肠癌的耐药,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JSB1、C219、C494三种不同克隆号的P-糖蛋白(P-gp)在96例有随访资料的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结果:在结肠癌组织中JSB1、C2和C494阳性率分别为57.29%、33.33%和95.83%,呈现JSB1和C219阳性的病例均呈C494阳性。仅JSB1和C494阳性或仅C219和C494阳性的病例5例生存率显高于JSB1、C219、C494三同时表达的病例。结论:检测P-gp抗体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应用同时采用JSB1、C219两种克隆号抗体,这两种抗体对指导结肠癌的化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开发一个较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检测程序,以帮助作出决策特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并通过相应测试和训练使听力障碍患者从人工耳蜗植入中获得最大好处。方法:患者信息管理软件用Delphi6设计,数据库采用Paradox7。数据库二维表结构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常规测试项目例程规则精心设计,分别用于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临床检查记录,各种听力评估测试结果,等等。各数据表以患者编码字段互相关联,使能在设计用户操作界面时使用主/从模型从而作到一条患者记录对应多条检查测试记录。结果:开发了一个数据库应用软件用于管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信息,同时科学、便捷地帮助了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程序的执行。结论:国内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易于查询和统计分析的软件。克服了人工耳蜗厂商提供的接口软件无中文界面,难以理解和操作的缺陷,满足了人工耳蜗植入专家组对耳聋患者进行测试和数据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亚洲牛带绦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CaN)进行克隆&#65380;表达和免疫学初步研究&#65377;【方法】 将亚洲牛带绦虫成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9鄄30a(+)中,在大肠杆菌BL*9鄄21/DE3中用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9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9鄄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65377;【结果】 PCR&#65380;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9鄄30a(+)*9鄄Ta CaN构建成功&#65377;SDS*9鄄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9鄄21/DE3中表达,经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重组蛋白&#65377;重组蛋白能被感染了亚洲牛带绦虫的猪和患者的血清识别&#65377;【结论】 亚洲牛带绦虫成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65377;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65377;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Survivin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和Bcl-2在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06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00;食管癌浸润浆膜层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浸润肌层组,P=0.013;食管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1;Bcl-2阳性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Bcl-2阴性组,P=0.000;Survivin阴性表达的食管癌病例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Survivin阳性表达的食管癌病例,P=0.043。结论:Survivin可作为食管癌的诊断标志,检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在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Survivin和Bcl-2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50.
吴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816-1817
在常规检测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1]。作者在两对半的检测过程中发现有标本的HBsAg检测出现时阴时阳现象,现针对日常检测工作中碰到的此类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供各位同行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