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篇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经典合方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分析病毒滴度与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25μL 50LD50病毒液滴鼻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除正常组外),感染后1 h,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双蒸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中药46、23、11.5 g/(kg.d)灌胃;利巴韦林组腹腔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0.1 g/(kg.d);各组均给药2次/d,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平均存活天数,体重、体温的变化至感染后14 d。BALB/c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利巴韦林组,在感染后的24、6、d分别取材,动态观察小鼠肺匀浆中病毒血凝滴度、肺组织切片在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临床等效剂量(中剂量)的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增加体重和升高体温。感染组肺病毒滴度在第2天最高,随后显著下降,而肺组织病理改变在第6天达高峰,二者不同步。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在第2天可降低肺匀浆中的病毒滴度,第4天、第6天与模型组比无差异;在第6天可明显减轻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病变。结论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直接的抗病毒增殖非其主要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抑制机体的炎症级联反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
毒热平注射液对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毒热平注射液对FM1流感病毒致小鼠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作为模型,测定其对感染小鼠死亡保护率及平均生活日的影响;测定其对感染小鼠体重及肺指数的影响;通过对肺脏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感染小鼠肺部不同的病理改变;测定其对感染小鼠肺脏匀浆中的病毒滴度的影响,观察其直接杀伤病毒的能力.结果 在观察的时间内,毒热平注射液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其存活率(P<0.05);与模型组相比,毒热平可显著延长动物平均生存时间,中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P<0.05);显著降低小鼠的肺指数, 大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01);毒热平中、小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肺脏进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均可发现模型组病变最为严重,毒热平不同剂量组对病毒感染小鼠的肺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毒热平注射液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匀浆中病毒滴度,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毒热平注射液在体内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减轻受试动物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提高存活率,从而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脾细胞增殖活性及前列腺组织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免疫佐剂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淋清颗粒原料药头花蓼浸膏2 g/kg;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另选一组正常组做对照.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观察热淋清颗粒对各组大鼠脾细胞在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下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热淋清颗粒对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自细胞介素-1(IL-1),IL-8、TNF-α及白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热淋清颗粒能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IL-8及TNF-α的分泌.调节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结论:热淋清颗粒通过调节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免疫功能和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4.
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理念被应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学科,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做好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依据原有经验,在互动情境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本课程组基于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课程特点及中医类专业学生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文章从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材建设及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教法学法的多元化应用、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以“免疫预防”内容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尤其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中获取、运用并建构新知识,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完成了多项教学目标。该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也可应用于其他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服务于高等院校及医院培养中医类及医药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吞咽训练治疗重症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呃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重症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出现呃逆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吞咽训练,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吞咽训练+EDP.观察患者的痰液细菌学培养检出结果,比...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并分析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为研究时间点,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建风险评估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该院各科室进行风险评估,并将统计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该院各个科室均存在感染风险,其中以口腔,胃镜,中医针灸康复科和感染性疾病科风险最高,烧伤科、老年科次...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中药养阴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其中32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32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养阴消渴汤,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6.02±1.46)mmol/L、餐后2血糖(7.11±1.92)mmol/L及HbA1c(6.45±1.23)%低于对照组[(7.48±1.54)mmol/L,(8.25±1.88)mmol/L,(7.2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养阴消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8.
急性肺栓塞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诊断急性肺栓塞并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共102例,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肌酶、D-二聚体、胸片、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4%)、手术后卧床(17.7%)、恶性肿瘤(12.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是气短或呼吸困难(97.1%)、胸闷(87.2%)、心悸(80.4%);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依次是窦性心动过速(59.0%)、胸前导联T波倒置(42.6%)、SⅠQⅢTⅢ(20.0%);最常见胸片改变是肺部浸润影(36.8%)、右下肺动脉扩张(29.5%)、肺动脉段突出(17.2%);近1/3患者心电图和胸片无明显异常;90.4%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所有患者都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90%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0%患者血浆心肌酶升高,66%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谱非常广,应注意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WT1基因表达规律及其在鉴别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例儿童MDS、49例儿童AA及40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WT1表达规律.结果 ①重型AA组患儿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0,慢性AA组为14.3%,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组为58.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为100%,AML组为97.5%.MDS-RC组WT1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重型AA组和慢性AA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重型AA、慢性AA、MDS-RC、MDS-RAEB、AML组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041%、0.357%、7.037%、12.680%、24.210%.②低增生MDS组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6.7%,高于慢性AA组(P=0.001)和重型AA组(P=0.000);低增生MDS患儿WT1相对表达水平为(3.022±5.040)%,高于慢性AA组[(0.357±0.479)%,P=0.002]及重型AA组[(0.041±0.047)%,P=0.000].结论 MDS患儿WT1基因表达水平较AA为高;WT1基因表达水平随着MDS疾病的进展而增高; WT1水平可用于鉴别儿童低增生MDS与AA.  相似文献   
40.
Toll样受体(TLRs)在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中表达,TLRs激活后通过依赖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非依赖MyD88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引起核因子(NF)-κB活化、炎性反应因子分泌增加.TLRs可能通过增加1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激活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而参与其发病,并且可能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性反应、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和糖尿病大血管炎性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