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王松龄主任中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承担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院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目前,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多采用理气解郁、涤痰开窍、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等方法。以刘河间“一下二吐三和法”的学术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该病的病机与治疗。围绕王松龄主任中医师运用吐下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验进行探讨,在王松龄主任中医师力主准确辨证、整体论治,重视该病虚实夹杂的多样化病机的基础上,着重以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宜先吐后下,再调和阴阳,疗程终末给予自拟定惊安神逐痰散口服为方法。从精神分裂症病位在脑,病机为阴阳失调,病因责之于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郁火内扰、瘀血阻窍的层面,探讨运用吐下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从而更加有效地辨清精神分裂症初起多见实证,继而出现虚实夹杂,痰火壅滞上、中二焦,冲心犯脑,神明无主而发病之问题,达到总结多年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思路和方法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当以祛邪为首务,确为实邪不惜速攻,“病去则虚者亦生,病留则实者亦死”;然诛伐太过,必伤正气,故使用吐、下剂时,须选准适应证,还要视其禀赋厚薄、病邪轻重酌定药量;若狂定癫止,转入调理脾胃、养心安神阶段。疾病治疗整个期间使用定惊安神逐痰散巩固疗效;药物治疗之外要结合情志疗法,解除患者思想顾虑,避免诱发因素再度刺激,注重心理调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Mφ)数量、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61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及13名正常对照骨髓Mφ(CD68或CD45阳性)数量并通过鸡红细胞(CRBC)吞噬试验检测Mφ功能,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其Mφ百分率、吞噬率及吞噬指数[(0.57±0.30)%、(37.56±15.20)%和0.75±0.34]均高于SAA组[(0.46±0.08)%、(28.26±10.46)%和0.59±0.39]及正常对照组[(0.44±0.69)%、(25.63±14.75)%和0.55 ± 0.16](P<0.05);且Mφ百分率与M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呈正相关(r=0.43,P<0.01;r=0.40,P<0.01).根据Mφ数量将患者分为A组(Mφ≥10.5%)和B组(Mφ<0.5%),A组34例患者中32例(94.12%)自身抗体为IgG型,B组27例患者中仅2例(7.41%)自身抗体为IgG型;A组患者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46.62±13.38)%和0.91±0.36]显著高于B组患者[(28.67±12.59)%和0.61 ± 0.30](P<0.05),而B组患者与AA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4例自身抗体IgG型患者分为Mφ高(≥0.75%)、低水平(<0.75%)两组,Mφ低水平组25例患者骨髓均仪能榆测到一系细胞与IgG结合,Mφ高水平组9例患者中8例能检测到二系细胞结合IgG,1例骨髓三系细胞均结合有IgG;Mφ高水平组患者中Mφ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60.22±12.51)%、1.23±0.23]显著高于Mφ低水平组[(43.32±9.24)%、0.84±0.24](P<0.05);Mφ高水平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Mφ低水平组(P<0.05);Mφ高水平组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及胸骨红系比例均显著高于Mφ低水平组(P<0.05).结论 IgG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Mφ数量增多,功能增强;IgG A身抗体阴性的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多有lgM型自身抗体或冷抗体,其骨髓损伤过程无Mφ参与.  相似文献   
183.
本研究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CL-2/IgH基因主要断裂区重排、IgH基因重排,并探讨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分别提取70例NHL(60例B-NHL、10例T-NHL)、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20名正常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NA,通过PCR方法检测BCL-2/IgH、IgH基因重排,以凝胶电泳出现相应条带者为阳性,并与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探讨此两种基因重排发生的相关因素,比较化疗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DLBCL)中,10例骨髓BCL-2/IgH重排阳性(33.3%),与30例其它B-NHL(除外滤泡淋巴瘤FL及DLBCL)阳性率(6.7%)、20名正常人阳性率(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所有T-NHL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BCL-2/IgH重排均为阴性;②对8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经2个疗程R-CHOP治疗后BCL-2/IgH基因重排明显减少,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59降至0.16(p<0.05),6个疗程R-CHOP治疗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BCL-2/IgH基因重排完全转阴;③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81.8%,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28.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BCL-2/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④20例DLBCL(均为初治)骨髓单个核细胞DNA检测显示,9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5%);30例其它B-NHL(均为初治或复发患者,DLBCL除外)中14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6.7%),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对照组20名正常人、1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均为阴性;⑤对7例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表明,1个疗程的R-CHOP治疗就能显著减少IgH基因重排,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42降至0.13(p<0.05),2个疗程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重排完全消除;⑥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90%,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3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CL-2/IgH、IgH基因重排均可作为B-NHL早期诊断及评价疗效的特异性指标,这两种重排均与LDH水平相关;BCL-2/IgH基因重排对DLBCL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4.
本研究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骨髓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数量及功能,探讨Tfh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21例初治ITP患者、20例恢复期ITP患者及18名正常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Tfh细胞数量、Tfh细胞功能相关分子CD40L、ICOS、IL-21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BMMNC转录因子BCL-6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将各项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TP初治组骨髓CD4+CXCR5+/CD4+细胞比例[(5.532±2.599)%]高于恢复期组[(4.064±2.026)%]和对照组[(4.048±1.413)%](P〈0.05);ITP初治组骨髓CD4+CXCR5+ICOS+/CIM+CXCR5+细胞比例[(14.586±8.561)%]高于恢复期组[(12.884±10.161)%]和对照组[(7.487±5.176)%],初治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初治组和恢复期组骨髓CIM+CXCR5+CD40L+/CD4+CXCR5+细胞比例[(15.309±10.756)%]及[(18.242±12.243)%],高于对照组[(8.618±5.719)%](P〈0.05);ITP初治组和恢复组骨髓CD4+CXCR5+IL-21+/CD4+CXCR5+细胞比例1(58.560±26.285)%]及[(57.035±30.936)%]高于对照组[(36.289±24.868)%](P〈0.05);初治组、恢复组、对照组BCL-6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07±0.264)、(1.149±0.217)和(0.846±0.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fh细胞在ITP患者的骨髓中数量增加,功能分子表达增多,功能亢进,在IT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0例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发现异常,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安全出院;经随访,患者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减量。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地关键。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提高对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间确诊的T-LGLL合并PRC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14例T-LGLL合并PRCA患者中男7例,女7例,中位年龄61岁.患者呈慢性病程,主要表现贫血症状,9例患者脾脏轻、中度肿大,1例患者同时伴轻度肝脏肿大,1例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初诊时患者中位Hb 61.5 g/L,中位WBC 4.30(2.70~7.95)×109/L,中位淋巴细胞比例0.59(0.30~0.87),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中位比例和中位绝对值分别为0.36(0.14~0.77)和1.9(0.4~4.5)×109/L,骨髓有核细胞中大颗粒淋巴细胞中位比例0.165(0.085~0.410).部分患者血清学检查异常.12例患者常规染色体检查无异常.给予环孢素和(或)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1%.结论 合并PRCA的T-LGL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经典T-LGLL者相似,以贫血为突出表现,脾脏肿大多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大颗粒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总结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1995年1月至2004年3月诊治的72例骨髓BMMNC-Coombs试验阳性的IR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自身抗体类型及免疫治疗效果。结果62.5%(45/72)IRP患者发病前有感染、过敏或妊娠等诱因。72.2%(52/72)患者全血细胞减少;91.7%(66/72)患者有网织红细胞不低的大细胞或正细胞贫血;75.0%(54/72)患者有白细胞减少;18.1%(13/72)患者合并发热;95.8%(69/72)患者可见血小板轻、中、重度减少。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髂骨骨髓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68.1%(49/72)],红系比例增高[51.4%(37/72)]或正常[19.4%(14/72)],骨髓淋巴细胞比例与疗效呈负相关;大部分患者[65.9%(27/41)]胸骨骨髓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MMNC-Coombs试验皆阳性,检出不同的自身抗体类型和组合方式,56.9%(41/72)患者有溶血迹象,但不符合任何种类的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42.9%(18/42)患者补体C3降低,19.0%(8/42)患者同时或单独存在补体C4降低。给予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后,3年有效率为87.5%(28/32)。结论IRP是一类获得性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细胞破坏或抑制性疾病,BMMNC-Coombs试验阳性IRP患者主要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不低的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对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反应好。  相似文献   
188.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产后抑郁症已成为国内外产妇心理诊疗和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外研究认为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33.0%,国内报道为10%-17%,均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3%-5%)。产后抑郁症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所造成的危害取决于是否得到及时的干预护理和治疗。然而国内在产后抑郁干预和治疗多集中于那些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感染与血糖水平间的相关性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为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3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检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合并尿路感染者38例,感染率为38.00%,尿路感染患者检出感染病原菌42株,其中4例患者为双重病原菌感染,占10.53%;感染病原菌中34株为革兰阴性菌,占80.95%,8株为革兰阳性菌,占19.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B群无乳链球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分别占50.00%、14.29%、9.52%、9.52%;尿路感染患者FBG、2hPG、HbA1c分别为(8.58±1.27)mmol/L、(14.82±2.34)mmol/L、(12.73±1.86)%,无感染患者分别为(7.07±1.32)mmol/L、(11.14±1.93)mmol/L、(9.6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67%、44.74%,2hPG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3.64%、44.87%,HbA1c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7.24%、46.48%,FBG、2hPG、HbA1c异常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血糖水平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糖控制不佳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与血糖水平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83年1月至2007年9月MM患者存活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7例MM患者中位存活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髓外浸润、合并感染、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酸、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形态、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CR)是本组MM患者存活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细胞分类中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MM患者存活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近20余年,MM患者中位存活近3年,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达否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影响存活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