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合并黄体破裂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A合并黄体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AA患者,其中2例先后出血2次,1例出血1次。1例经保守治疗.2例经妇科手术治疗后均好转。结论:AA患者合并黄体破裂出血发生率虽不高,但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在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 089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AMH,LH和FSH,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疾病组中的血清AMH水平差异,分析PCOS患者中AMH与LH/FS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出诊断PCOS的最佳截断值。结果①AM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个年龄组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P0.05),其他妇科疾病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患者和健康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与LH/FSH呈中度正相关(r=0.304,0.464,P0.00);③AMH=6.895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79.6%,曲线下面积为0.886,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在LH/FSH=0.960时,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80.2%,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具有最高诊断效能。结论血清AMH水平升高是PCOS患者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确立AMH的cutoff值为6.895 ng/ml时,对PCOS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病程及预后。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住院病人因思家心切,欲与亲朋好友团聚,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实现不了而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心情欠佳等心理波动。本研究针对春节期间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与平时对比分析,以了解春节期间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诊断和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1990-01~2003-04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确诊为PRCA的35例患者,根据免疫学指标分为Ⅰ组(异常组)17例,Ⅱ组(正常组)18例。去除原发病后所有患者都给予联合药物治疗[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或)糖皮质激素]。结果Ⅰ组中9例患者出现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倒置,11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6例出现白细胞介素-2升高,治疗有效率70.6%,部分患者免疫学指标趋于正常。Ⅱ组治疗有效率86.7%。对复发病例原方案再次治疗有效。结论免疫异常是PRCA发病的主要机制,免疫抑制治疗多数有效,复发后再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Evans综合征复发率高,长期缓解率只有13%~16%[1,2].复发后如何再治疗是临床上一大难题.我们对我院收治的AIHA/Evans综合征复发患者30例进行再治疗观察,了解再治疗疗效,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再治疗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是由于B淋巴细胞分泌多种针对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1-2].目前推测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封闭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抗原进而抑制造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3受体a(IL-3R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2例AML患者及12名正常人原代骨髓CD34+CD38-细胞中IL-3Ra(CD123+)阳性细胞的比例,了解IL-3Ra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3Ra mRNA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IL-3Ra表达情况与AML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初诊和复发AML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9例缓解A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初治、复发组(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其中6例初发患者缓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降低(P<0.05);3例缓解后复发者显著上升(P<0.05);4例患者处于缓解状态,CD34+CD38-CD123+/CD34+CD38-无显著表达,RT-PCR未检测到IL-3Ra.结论 在初治和复发AML患者,IL-3Ra异常过度表达;AML缓解期IL-3Ra表达降低;提示IL-3Ra过度表达与AML克隆负荷消长相关;临床上可检测该指标以评价AML疗效并判断预后、监测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62例AML患者[初治或复发AML33例,完全缓解(CR)AML 29例]和16名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CD34+细胞G-CSFR的表达.结果 CD114+CD34+/CD34+比值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69±2.91)%、(31.84±8.62)%、(32.87±8.4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52±6.21)%、(85.13±21.25)%、(91.57±18.6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初治及CR时骨髓CD34+细胞上CD114+CD34+/CD34+比值分别为(12.58±2.00)%、(30.13±7.09)%,初治时低于CR时(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分别为(32.23±5.69)%、(83.27±19.79)%,初治组低于CR组(P<0.05).结论 G-CSF受体在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上的表达低于正常人CD34+细胞上的表达,故G-CSF用于治疗AM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20例头癣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4~15岁,病程10天~14个月。其中白癣12例,脓癣6例,黑癣2例。皮损数目1~18处。治疗方法:口服盐酸持比萘芬片(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体重<20kg者,服62.5mg;体重20~40kg者服125mg;体重>40kg者服250mg。均为每日1次,同时外用1%盐酸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DA[柔红霉素 (DNR) 4 0mg第 1,2天 ,2 0mg第 3天 ;阿糖胞苷 (Ara C) 10 0mg d ,共 5d]或HA[高三尖杉酯碱 (HHT) 2~ 3mg d ,共 5d ;Ara C 10 0mg d ,共 5d]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例使用DA方案 ,5例应用H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PNH患者 ,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例患者化疗均有效 ,所有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用量较化疗前减少 6 6 %~ 10 0 % (中位数 75 % )。 6例检查PNH克隆患者治疗后 5例PNH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1例无变化。 6例溶血指标明显好转。 8例患者经治疗后 2例进步 ,6例明显进步。 7例依赖输血者中 6例脱离输血。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DA或HA方案是治疗难治、复发性PNH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