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中国乳腺癌病人术后死亡风险时间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乳腺癌2214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生存及死亡风险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肿瘤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是影响总存活率的预后因素(P<0.05)。全组病人年死亡风险曲线呈现双峰型,死亡高峰分别位于术后第2年及术后第9.5~10年,且该死亡模式在肿瘤较大及淋巴结阳性的亚组中更为明显。激素受体状态虽不改变病人的双峰型复发模式,但却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乳腺癌术后死亡风险时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针对性制定术后随访和辅助治疗的新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Rab蛋白属Ras超家族中有超过60个成员的最大的一个亚家族。Rab27A是这一家族中唯一一个明确涉及到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成员。本研究探讨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Rab27A开放阅读框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导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同时采用RNA干扰的方法下调Rab27A的表达。测定Rab27A上调及下调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细胞比例、体外侵袭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采用RT.PCR方法来探讨Rab27A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①Rab27A的表达水平随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增强而增高。②上调Rab27A表达后导致乳腺癌细胞生长加速、s期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细胞比例下降、体外侵袭能力增强。③Cyclin D1、MMP-7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Rab27A表达呈正相关,而p16的表达与Rab27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ab27A通过调节Cyclin D1、MMP-7、MMP-9和p16基因的表达,从而在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侵袭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3.
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部位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有其常见的转移部位,有研究认为乳腺癌的转移是呈一定的时间规律分布,然而各不同部位的转移规律及相互关系则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发的风险规律以及其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乳腺科专家门诊连续接诊的手术后复发或转移的210例患者,分析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淋巴结、骨、肝、肺等不同转移部位的年复发风险时间分布.复发风险采用Cox风险函数估计,并运用Kernel平滑曲线作图.结果:根据乳腺癌预后因子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年事件风险曲线呈双峰模式,术后第2.5年和第9年高危复发者双峰风险高度显著高于中低危患者.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年事件风险亦呈现双峰型模式,局部复发的风险曲线双峰出现均分别早于远处转移2~3年.淋巴结、骨、肺、肝等部位转移的双峰出现的事件基本一致,但均晚于局部复发时间.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部位转移均存在一定的时间分布规律,局部复发和内脏转移的主要机制可能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先兆,应特别注意中高危患者的局部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内科合并疾病与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30例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前瞻性观察其是否发生积液,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比较积液组与对照组在积液发生危险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积液组平均年龄大(59.13岁vs51.37岁,P=0.002),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25.33vs22.90,P=0.018),合并高血压者多(30.4%vs12.1%,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5,95%CI=1.012~1.116,P=0.016)、BMI(OR=1.193,95%CI=1.025~1.389,P=0.023)是皮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与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有关,注重围术期的调整处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2004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应用舒节合剂和三军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3例,并与甲氨喋呤和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丹地琼玉颗粒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地琼玉颗粒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治疗组22例,对照组予常规替代治疗(如人工泪液、必嗽平或胆维他及胸腺肽等),治疗组在常规替代治疗基础上加服丹地琼玉颗粒。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化验指标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地琼玉颗粒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7.
保乳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如何形成的? 答: William Halsted于1894年创建的乳腺癌根治术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迈入了新纪元。根治术的发展是以乳腺癌的局部播散,特别是淋巴道播散为理论依据的。因此,乳腺癌根治术要求将患侧乳腺及其表面皮肤、胸肌及整个腋窝组织作整块切除。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这一术式在大多数乳腺癌病人包括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中,达到了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然而,纽约纪念医院1940~1943年治疗的1640例乳腺癌病人中,89%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30年无肿瘤复发的生存率仅…  相似文献   
68.
吴炅 《大众医学》2012,(6):25-25
近期在看门诊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因为反复的背部疼痛到医院就诊,本来以为只是工作时姿势不良引起的腰肌劳损,最后通过检查发现是晚期乳腺癌,并发生了骨转移。这是一位45岁的女教师,她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而反复问我:“医生.我洗澡时经常会检查一下乳房,从未摸到有乳房肿块,也不痛不痒,为什么我竟然患有晚期乳腺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乳腺癌患者共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细胞表型及骨髓血u-PA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细胞表型,研究骨髓微环境。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标志及骨髓血浆的u-PA活性。结果 72例乳腺癌患者中,30例(41.7%)存在骨髓微小转移灶。其转移率与原发灶肿块大小(x^2=6.417P=0.040),P53蛋白表达(X^2=5.930,p=0.025)相关。与原发灶肿瘤相比,肿瘤转移细胞的CyclinD1、P53、Ki-67、EGFR蛋白低表达,而p21蛋白高表达。骨髓血浆u-pa活性与肿块大小、腋淋巴结状况密切相关。结论 骨髓中播散肿瘤细胞处于低生长、低增殖的状态。  相似文献   
70.
保留乳房治疗早期乳腺癌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病人接受保留乳房(保乳)治疗与根治性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5—2002年间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乳腺癌病人,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性激素受体状态、肿块大小4个变量时保乳病人和改良根治的病人进行匹配,比例为1:2。配对结果为保乳病人127例,改良根治病人254例。保乳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改良根治组为58个月。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以及总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结果保乳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3.39%,改良根治组为1.84%,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5)。保乳组总存活率为96.73%,改良根治组97.57%,差异无显著性(P=0.66)。保乳组的无病存活率为86.04%,改良根治组为91.5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37)。结论对于合理选择的病人采用肿块广泛切除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以及手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局部复发以及取得理想的存活率。保乳治疗可以取得与改良根治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可拥有较好的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