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74篇
  4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IR)后猕猴肠道菌群变化的原因。方法将10只健康成年猕猴分为对照组和IIR组,每组各5只。I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 min,松解再灌注24 h,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动物肠道大体形态改变,测定胃pH值;细菌培养分析回肠菌群的变化;免疫组化定位测定回肠局部胃肠多肽的分布,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其水平变化,并在体外将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向孵育,观察两者有无相互作用。结果猕猴IIR损伤后,回肠内细菌较正常增加约106倍,以大肠杆菌等需氧菌为优势菌群;小肠明显充血扩张;胃内pH值由2.80±0.84增至7.20±0.84,伴有胆汁反流;全回肠组织中胃肠多肽(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明显增加,而黏膜中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浓度却减少;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同培养后,胃肠多肽的含量及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猕猴IIR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由小肠动力降低直接或间接导致。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的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增加可能是此刻小肠动力降低的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42.
中药不良反应对策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应用范围的扩大,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急性死亡,引起了很大反响,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因此,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政府和科研部门的极大关注。一直以来,中药的不良反应未受重视,与有关的宣传密切相关。但从20世纪开始  相似文献   
43.
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的出台,对于药品注册申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说明修订后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主要变化的内容和要求,并就今后药品研发和注册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高效方法。方法采取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检测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及显微镜分别检测mMSCs纯度和形态特征。结果mMSCs贴壁生长后形态较均一,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CD11b、CD44及CD29分别为(3.34)%、(2.41)%、(98.46)%及(99.36)%。第4代mMSCs经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mMSCs,该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急诊不同级别医师治疗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时,抗菌药的选择。方法:抽取2005年上半年急诊处方459张,按医师级别分为高级职称(A组)、中级职称(B组)、初级职称(C组)、进修医师(D组)等4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腹泻、外伤等治疗选用的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A组占82.93%,B组49.36%,C组占35%。急性感染性腹泻选择首选喹诺酮类,A组87.5%,B组55%,C组72.19%。外伤感染组,使用首选药物青霉素类仅为2.08%。选药种数方面,三种疾病A组均较B、C、D组选用抗菌药种数少。结论:不同级别医师在选药针对性方面有差别,高级职称医师较低级职称医师强。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以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研究心肌中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①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②分别于术后第1、4、8和12周测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厚指数;③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大鼠肾动脉狭窄术后4周心肌肥大已发生,8周至12周心肌肥大进一步加重;术后4周、8周、12周大鼠心肌组织Pyk2活性逐渐增加,心肌Pyk2活性与心肌肥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yk2及磷酸化在RHR心肌组织内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同步,提示其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4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6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2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42例。2例发生术后胆漏。结论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不管是采取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8.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the most malignant type of glioma,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brainneoplasm. Although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applied, the prognosis of GBM remains dismal with a median post-treatment survival of less than one year.Modern molecular genetics has demonstrated thatabnormal alteration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and oncogenes are the majo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this malignant tumor.Identifying of related…  相似文献   
49.
董宝珠  吴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95-1496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脱垂痔的疗效。方法:对46例脱垂痔患者采用采用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结果:手术平均20~30 min,术后尿潴留2例,出血2例,轻度脱出1例,平均住院5 d,全部随访1~4年,效果良好。结论:PPH治疗重度脱垂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青春后期安氏Ⅱ类1分类(Ⅱ1)垂直生长型高角深复男性患者与垂直生长型高角正常男性牙-牙槽骨及颌骨的特征性区别,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方法选择安氏Ⅱ1垂直生长型高角深复男性患者与垂直生长型高角正常男性各20例,年龄以颈椎分度为C3~4期,对23项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①Ⅱ1垂直生长型高角深复患者较后者下颌明显发育不足(P<0.05)②前者较后者后牙槽高度明显不足,而不是发育过度。结论治疗青春后期安氏Ⅱ1垂直生长型高角深复应允许上后牙适当伸长,同时促进下颌升支的生长,以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