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3篇
  3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一氧化氮吸入在序贯式双肺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移植现已成为各种晚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成功完成的双肺移植尚不足10例。我院于2004-09-29为一双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感染的患者和2005-01-25为一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序贯式双肺移植,于围手术  相似文献   
32.
杜川  吴松  秦枚 《西部医学》2008,20(2):372-373
目的探讨对高眼压症患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61眼)高眼压症者进行超声角膜厚度测量,并予定期测眼压和角膜厚度,观察视乳头、视野变化,不予降眼压治疗。结果随访1~2年,目前无1例出现视野改变。结论角膜厚度是判断高眼压症是否发展为青光眼的最有力的预测因素,常规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对高眼压症患者的合理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中央角膜偏厚、眼压〈27mmHg的高眼压患者不需要抗青光眼治疗,仅需定期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33.
昔多芬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合成新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昔多芬的新方法。本方法设计的合成路线步骤少,反应时间短,无昂贵试剂,总收率为27.3%。  相似文献   
34.
病儿男,4岁.发现右上肢体脉搏弱1年.查体:发育可,右上肢血压50/30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95/60 mm Hg,右下肢血压115/75 mm Hg,左下肢血压130/70 mm Hg;心前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两侧肺血不对称,右侧偏多,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胸比率0.55.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用二硫化二苯并噻唑(BBTD)与三苯膦催化β-氨基酸环合为β-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6.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因此如何维持HSC静止表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Υ是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及瘦素、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细胞周期及与法呢醇X受体的协同作用维持HSC静止状态,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员利针组、毫针恢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员利针组采用员利针恢刺法(1次/3 d, 2次/周,共治疗4次),毫针恢刺组采用毫针恢刺法(1次/3 d, 2次/周,共治疗4次),常规针刺组采用毫针常规刺法(1次/d, 6次/周,共治疗12次)。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两周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员利针组明显低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员利针组明显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员利针组总有效率93.3%(28/30),毫针恢刺组总有效率66.7%(20/3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56.7%(17/30),员利针组疗效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员利针及毫针治疗LDH均有疗效,而与常规毫针相比较,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LDH疗效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针刺时间短、针刺次数少。  相似文献   
38.
吴松  吴熹 《铁道医学》1999,27(6):376-378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0在结合低温高钾时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非工作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comtrol)为实验对照组;B组(IPC),37℃下行单次5min停灌注加5min再灌注,建立IPC;C组(腺苷受体非造反阻断剂葳茶碱加IPC)建立IPC前预灌苯茶碱(100μmol·L^-1)5min;D组(腺苷),预灌腺苷(10μmol  相似文献   
39.
病儿男,4岁.发现右上肢体脉搏弱1年.查体:发育可,右上肢血压50/30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95/60 mm Hg,右下肢血压115/75 mm Hg,左下肢血压130/70 mm Hg;心前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两侧肺血不对称,右侧偏多,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胸比率0.55.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闭合倒塌挤压伤2例,车祸19例,开放刀刺伤9例,患者术后痊愈28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6.67%。结论膈肌破裂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