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科学   318篇
综合类   589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8篇
中国医学   275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4年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常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蝉蜕、细辛、乌梅、甘草、桂枝、麻黄、附子、地龙、僵蚕、全蝎等;使用最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肺经的药物最多;药味多苦、甘、辛,药性以寒、温为主。对外感咳嗽以祛风止咳为主,对内伤咳嗽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兼顾,治疗上立足于肺,肝、脾、肾同调。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治病求本,不拘于一方一药,清补并用,收散并举,善于配伍虫类药搜风通络。  相似文献   
952.
【摘要】 目的: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的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21例行ACDR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CDR组),男17例,女4例,年龄20~49岁(39.1±6.8岁);C3/4 4例,C4/5 6例,C5/6 9例,C6/7 2例。同时收集同期行ACDF的21例颈椎病患者(ACDF组) 进行对比,男16例,女5例,年龄23~53岁(39.5±6.3岁);C3/4 4例,C4/5 7例,C5/6 8例,C6/7 2例。术后随访时拍摄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观察椎间盘假体有无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椎间融合器有无出现松动移位及植骨融合等情况;按照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Odom′s分级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随访4~9年(5.7±1.2年),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无椎间盘假体和椎间融合器的松动和移位。ACDR组出现1例异位骨化,未出现明显邻近节段退变的病例;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全部骨性融合,5例出现明显邻近节段退变(ASD),其中3例无临床症状,2例临床症状较重再次行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ROM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和NDI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CDR组Odom′s分级优良率为90.5%,ACDF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D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ACDR 0 vs ACDF 23.8%,P<0.05)。结论:ACDR治疗颈椎病可取得较好的中长期效果,能够保留置换节段ROM和颈椎生理曲度,减少ASD发生。  相似文献   
953.
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各脏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重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研究创伤弧菌的致病性。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联合自由饮酒法制做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取成模大鼠12只,分成2组,实验组6×108cfu/mL浓度创伤弧菌右下肢皮下注射感染肝病大鼠;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右下肢皮下注射。48 h后颈动脉取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留取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右下肢肌肉、大脑等脏器组织0.1 cm×0.1 cm×0.1 cm置电镜固定液,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大鼠12 h后,皮温升高,右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均在48 h内濒临死亡,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培养出创伤弧菌,电镜下见心肌、肺、肝、肾等组织的部分实质细胞内和间质中有创伤弧菌生长,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右下肢肌肉、大脑存在不同程度超微结构改变,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基膜断裂溶解,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明显,其中以下肢骨骼肌、肺、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尤为明显,脾脏的改变相对较轻。结论创伤弧菌感染酒精性肝病大鼠后导致多个脏器的实质细胞及间质超微结构损伤,致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甚或衰竭,是导致机体快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4.
闻宁  白松  吴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922-5923
对恶性腹膜间皮瘤误诊为精囊囊肿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5.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血管,因受累血管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956.
陈洁  吴斌 《当代护士》2005,(11):32-34
目的了解专病教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便指导医院护理人员采取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在整体模试病房设置专病护士,对2002年480例病人专病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2001年480例病人常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专病护士业务素质不同其专病教育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直接影响专病教育的效果的因素有:病人的年龄(p<0.01)、文化程度(p<0.01)和性格类型(p<0.05),专病教育较常规教育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专病教育应从提高护士素质着手,完善护理分工方式,因人施教,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7.
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是鞍区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3.0%,好发于儿童。由于肿瘤与下视丘等重要神经核团关系密切,手术风险大,文献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为60%~90%,手术病死率为4%~16%,保护好下丘脑的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如何预防和降低并发症也是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一个富有挑战性课题。石祥恩教授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达90%以上.达世界先进水平。现将2004年3-11月我院对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8.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分析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肌活检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LSM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肌萎缩多不明显,血清肌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多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空泡变性,脂滴明显增多,电镜也证实肌纤维内脂滴堆积。结论:LSM是一种少见的肌病类型,以肢体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多长期误诊,确诊依靠肌肉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59.
患者男性,17岁。3年前因咳嗽7天入院。查体:神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红,扁桃体Ⅰ°大。血常规:WBC 10·8×109/L,RBC 4·2×1012/L,Hb 140g/L,PLT 47×109/L,其中中性分叶核细胞33%,嗜酸性分叶核细胞1%,成熟淋巴细胞62%,单核细胞4%,异型淋巴细胞8%,网织红细胞0·5%。嗜异凝集实验1∶112。入院诊断: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支原体感染)。入院后,MP检查IgM(+),骨穿示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占29%,红系占5%,成熟淋巴细胞占62%,单核细胞占2%,浆细胞占1%,组织细胞占1%,巨核系明显受抑。结论:骨髓增生不良,未见巨核细胞(图1)…  相似文献   
960.
吴斌  杨威  李强  徐秀月  刘卓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24-2926
目的:利用甜菜碱优化长距离PCR(LD-PCR),提高血友病A(HA)基因倒位检测效率。方法:在LD-PCR反应体系中加入DMSO、甘油及不同浓度的甜菜碱进行LD-PCR扩增,比较扩增结果。用甜菜碱优化LD-PCR检测正常人、不同程度HA患者及携带者的FⅧ基因是否存在FⅧ基因22号内含子(IVS22)倒位。结果: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甜菜碱可获得更好的LD-PCR扩增结果;甜菜碱优化LD-PCR的最佳终浓度为0.8~1.8mol/L;应用甜菜碱优化LD-PCR检出3例HA患者、2例携带者和1例可疑携带者FⅧ基因有IVS22倒位。结论:一定浓度的甜菜碱可以显著提高LD-PCR的扩增效率,提高检测出HA患者的FⅧ基因IVS22倒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